在中国活不过“童年”,让美国损失惨重,成为英国大网红,什么鱼
鲤鱼是一种原产于亚洲的温热带鱼类,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鲤鱼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做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 从生活习性上来看,鲤鱼属于温带性的淡水鱼种,但它却有着耐寒、耐碱、耐缺氧的生理特性,同时鲤鱼主要以水体中的藻类、青苔、昆虫幼体等为食,对食物并不挑剔,因此鲤鱼不仅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顺利生存繁衍,也能适应国外的生存环境。 鲤鱼从幼苗到性成熟只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并且鲤鱼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40年,在外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更久,因此鲤鱼的个头体型是可以生长到较大的。 截止到目前,全球范围内体型最大的鲤鱼,由来自英国的捕鱼者蒂姆-韦布(Tim Webb)在泰国钓获,重达222磅(约合201.3斤),比之前的纪录多了70多磅,这样的体重也是顺利地打破了世界纪录。 鲤鱼作为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并在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诗经》中便于关于鲤鱼的记载:“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可见鲤鱼自古便被端上了餐桌,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菜肴。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均能发现鲤鱼的身影,并且它们在国外均能达到较大的体型,像五六十斤乃至上百斤的鲤鱼,在国外都是寻常可见的。 但是在中国,鲤鱼的个体体型主要都集中在三四斤,体重超过10斤的野生鲤鱼已经非常少见,至于体型达到四五十斤的鲤鱼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凡有人钓获便能轰动一时,再结合鲤鱼的平均年龄来看,生活在中国的大部分鲤鱼都很难顺利地活过“童年”。 20世纪六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为了治理本国藻类泛滥的问题,在经过多重尝试后选择了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在经过多方筛选后便选定了这种原本生活在亚洲的鲤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