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在中国活不过“童年”,让美国损失惨重,成为英国大网红,什么鱼

钓鱼知识野钓2024-06-16

它在中国活不过“童年”

鲤鱼是一种原产于亚洲的温热带鱼类,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鲤鱼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做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

从生活习性上来看,鲤鱼属于温带性的淡水鱼种,但它却有着耐寒、耐碱、耐缺氧的生理特性,同时鲤鱼主要以水体中的藻类、青苔、昆虫幼体等为食,对食物并不挑剔,因此鲤鱼不仅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顺利生存繁衍,也能适应国外的生存环境。

鲤鱼从幼苗到性成熟只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并且鲤鱼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40年,在外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更久,因此鲤鱼的个头体型是可以生长到较大的。

截止到目前,全球范围内体型最大的鲤鱼,由来自英国的捕鱼者蒂姆-韦布(Tim Webb)在泰国钓获,重达222磅(约合201.3斤),比之前的纪录多了70多磅,这样的体重也是顺利地打破了世界纪录。

鲤鱼作为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并在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诗经》中便于关于鲤鱼的记载:“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可见鲤鱼自古便被端上了餐桌,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菜肴。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均能发现鲤鱼的身影,并且它们在国外均能达到较大的体型,像五六十斤乃至上百斤的鲤鱼,在国外都是寻常可见的。

但是在中国,鲤鱼的个体体型主要都集中在三四斤,体重超过10斤的野生鲤鱼已经非常少见,至于体型达到四五十斤的鲤鱼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凡有人钓获便能轰动一时,再结合鲤鱼的平均年龄来看,生活在中国的大部分鲤鱼都很难顺利地活过“童年”。

让美国损失惨重

20世纪六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为了治理本国藻类泛滥的问题,在经过多重尝试后选择了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在经过多方筛选后便选定了这种原本生活在亚洲的鲤鱼。

到了20世纪80年代,那些原本在指定范围内用于清理藻类的鲤鱼却出现了逃逸的情况,它们虽然帮助这些欧美国家成功地解决了藻类泛滥的问题,但是它们的存在却成为了新一轮的问题。

由于这些鲤鱼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没有特定的天敌,再加上无人捕捞食用,在环境适宜食物充沛的情况下,它们很快地占据了主导地位,严重地破坏了原有淡水鱼类的生存空间,让这些欧美国家一些原有的淡水生物濒临灭绝。

为了遏制这些鲤鱼的“疯狂发展”,美国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消灭”它们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大约每年都要花2.7亿来治理亚洲鲤鱼,甚至还悬赏过70万美元来求治理方式,但取得的效果却微乎其微,这些鲤鱼已经深深地在美国这些欧美国家扎根。


(www.dE62.com)

成为英国大网红

鲤鱼让诸多欧美国家损失惨重,但是在英国,有一条名叫本森(Benson)的鲤鱼却成为了当地的大网红。

据当地人记载,这条鲤鱼出生于1984年,生活在英格兰南安普顿郡外的风信子湖(Bluebell Lakes),它在2009年的时候,因为在产卵时感染并发症而死亡,它一共在这里生活了13年,并且在这13年里它一共被钓上63次。

虽然鲤鱼的“入侵”让英国损失惨重,但是却并没有阻止英国人民表达对这条“人民的鱼”的怀念,本森死亡的新闻甚至登上了伦敦《时代》报刊的头条和《经济学人》这样全球闻名的刊物。

鲤鱼虽然在中国没能活过“童年”,同时又让美国等欧美国家损失惨重,最终还成为英国大网红,但是这一切都不能让我们去忽视任何一种生物的力量,尤其是那些没有特定天敌的外来物种,最好不要掉以轻心。

各位朋友,你们对于鲤鱼在全球各国的不同表现,你们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呢?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各抒己见。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