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垂钓者把鱼竿甩上电线,上半身被烤焦,地上电出一个小坑
大家在户外钓鱼的时候,是不是会变得十分专注,将一切杂念都抛之脑后,仿佛有一种“四大皆空”的感觉。 正是因为在钓鱼时过于投入,往往也会忽视身边存在的危险因素,比如:头顶的电线。近年来因为钓鱼而导致的触电事件,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虽然一些血淋淋的事实可以起到一些警示作用,奈何悲剧还在发生。 日前,湖北荆门一位垂钓者就遭遇了这一幕:钓鱼的时候不慎把鱼竿甩到电线上,结果鱼竿瞬间起火,钓鱼男子上半身被烤焦,事发处的地上,还被电出一个小坑。 这一幕被现场一名网友(@张,生)给拍了下来。从这位网友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出,事发地的上空横着几根电线,电线上有一团黑色的“絮状物”,下面的地上有冒烟起火的痕迹。 触电男子的衣物已经被脱了下来,扔在一边。地上有一处被烧得黑乎乎的,周围明显有一个“小坑”,应该是被电流通过后留下的痕迹。 很快,救护车到来,将上半身已经局部烤焦的男子抬上担架,手上男子的双臂仍保持前屈的姿势,看上去有些痛苦。 到野外钓鱼,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发生触电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希望这位钓友能够平安度过危险期。 类似钓鱼触电的事情,在各地屡有发生。 2024年1月,上海一名男子钓鱼时,不慎将鱼竿触碰到了头顶的高压线,结果竿子瞬间起火,一团火球腾起,垂钓者被击倒。 这样的案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教训惨痛。这也给所有垂钓爱好者们敲响了警钟,户外钓鱼,一定要注意头顶的电线。 在不少垂钓者的潜意识里,户外的电线外边都包裹着绝缘层,不会对外放电,因此有人不慎把鱼线挂到电线上后,还要用手去拽,殊不知这样做非常危险。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高压线都没有绝缘层,而鱼竿基本都是由碳纤维制成,这种材料是良好的导体,触碰到高压线之后会瞬间放电。 如果电流过大,会把碳素鱼竿融化,此次事件中电线上的絮状物,就是鱼竿被“炸裂”后剩余的碳纤维,事发处的地上甚至也被电出一个小坑,可见电流十分强大。 户外高压线路距离地面的高度是有一定规范要求的,根据《电力线路工程建设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高压线的架空高度要求如下: 1、城市住宅区和高速公路两旁:高压电线的架空高度应不低于10米; 2、其他区域:高压电线的架空高度应不低于6米。 这个高度对于正常通行来说已经足够了,但对垂钓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在的鱼竿大多数都在4.5米以上,如果加上人体高度大约1.7米,二者加起来的长度达到了6.2米,已经超过了电线的架空高度。 所以,在电线下方钓鱼,或拿着鱼竿从电线下方经过十分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触碰到电线。 因此,外出钓鱼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周边,距离电线的安全距离最好在50米以上。 为了垂钓安全,有网友总结了野外钓鱼“四不钓”,即:打雷不钓、电线下不钓、不能坐人不钓、身体不适不钓。 总之,户外钓鱼安全第一。小编之所以喋喋不休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引起钓友们的注意,每一个垂钓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保护好自己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人。 祈祷湖北这位触电的垂钓者平安无事!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