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多地公认为“神鱼”,曾为皇室专属的黄鳍结鱼,为何备受追捧?
喜马拉雅,藏族语言中意指“雪之乡”,这座山脉不仅孕育了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同时也是众多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喜马拉雅山,世界之巅,威严雄伟,位于青藏高原的南边,横跨中国西藏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及不丹等国,主峰区域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交界处。 在喜马拉雅的山脉下,有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即使水温极低,依旧孕育了一种深受钓鱼者(尤其是路亚爱好者)狂热追捧的鱼种!它便是黄鳍结鱼! 黄鳍结鱼,被誉为喜马拉雅山脚下的“神鱼”黄鳍结鱼,又称金吉罗、珠结鱼。属于鲤科结鱼类,是结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达2.75米,最重可达54公斤。常见于流速较缓的河流、溪流及湖泊中,以鱼类、浮游生物、昆虫幼虫及植物为食,幼鱼则主要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在溪流中的岩石上产卵。 结鱼的外观特征为体型长而侧扁,背部略显隆起。吻部稍尖,吻部皮肤覆盖在上唇的基部,眼前有浅沟。具有两对须,鳞片大而闪亮,侧线中有一条黑色线贯穿全身。尾部呈红色和黄色两种,因此也有金吉罗和红结鱼之称! 黄鳍结鱼原生于喜马拉雅山区,顺流而下至恒河、澜沧江、湄公河,广泛分布于中国、缅甸、印度、泰国等地区! 因其体上的金色贵重,黄鳍结鱼在喜马拉雅山脚下被当地人奉为“神鱼”。在印度,也被视为皇家鱼类。这种高贵的评价,体现了黄鳍结鱼的尊贵。在中国古代,黄鳍结鱼也是皇室专用的鱼类,被称为皇室金吉罗!
黄鳍结鱼目前已是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保护的鱼种之一! 对于路亚钓鱼爱好者而言,黄鳍结鱼的钓捕始终如梦幻般的存在,其可钓范围极为有限,本身数量极为稀少! 黄鳍结鱼在钓鱼人眼中堪比“神”般的存在!不仅因为其高贵的血统和美丽的色彩,而且钓起来手感极佳,拉力强劲,可称是淡水鱼中最强悍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它生活在喜马拉雅的峭壁和冰川之中,要找到它,不仅需要超强的野外生存能力,更需要强烈的胜利欲望和冒险精神。 因此,对钓鱼人而言,能够钓到黄鳍结鱼,既是荣誉也是征服。 黄鳍结鱼的探钓记录 1870年,一位英国钓鱼人在印度钓到了一尾体重59公斤的黄鳍结鱼。 1939年在印度比斯河,当地钓鱼人钓到一尾体重63.5公斤的黄鳍结鱼。 1977年,三位英格兰钓鱼爱好者在喜马拉雅山脚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探钓之旅,期间共钓到两尾黄鳍结鱼,分别重36.7公斤和41.7公斤。 近年来,我国的黄鳍结鱼探钓记录中,一支路亚爱好者团队在尼泊尔钓到了一尾体长超过一米的金吉罗,但因怕伤害到鱼而没有称重,最后放生。 国内的钓鱼爱好者,若想实现钓到金吉罗的愿望,似乎只能到国外才有可能。而现在的金吉罗探钓之旅,目标地点是印度的恒河和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溪流。 由于污染和截流,黄鳍结鱼逐渐变得稀少,被列为濒危物种!黄鳍结鱼的稀有,绝非偶然,有人认为是由于其高贵导致价格昂贵,从而吸引了过多的捕猎,导致数量减少。(当前黄鳍结鱼的价格高达数万元一斤)! 当然,过度捕捞确实是根本问题之一。但真正让它数量减少的,还包括快速发展引起的严重污染和大坝的建设,这些因素严重破坏了黄鳍结鱼的产卵地,从而导致其数量减少,最终被列为濒危物种! 文章结束黄鳍结鱼是喜马拉雅山“神”赐予的,可谓水中最美的精灵。但随着时代进步带来的破坏,这样的高贵精灵也难免厄运。然而,随着人类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认知逐渐提升,我相信黄鳍结鱼的保护和延续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同时,对钓鱼爱好者来说,若有机会,真希望能与这美丽的生灵零距离接触。你对黄鳍结鱼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