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年产卵60000多枚,曾引发日本生态灾难,如今“侵入”四川多地
中国有句老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句话用来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同时也侧面反映出鱼类只是一种弱小的生物,是可以轻易拿捏和主宰的。 在全球大约15000 种淡水鱼类中,有一种综合能力并不出众的太阳鱼,却在日本引发生态灾难,如今它们已经“侵入”我国四川,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太阳鱼,是一种鲈形目太阳鱼科的鱼类,原产于北美洲,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属于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常见的个头体型在50~100克/尾,最大据说可以长到4斤/条,但是放眼整个淡水鱼类种群,太阳鱼还是“太小了”。 这样一条小小的太阳鱼,又是如何引发日本生态灾难的呢? 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子的秘密? 故事还要从1960说起,当时明仁受邀出访美国,当时芝加哥市长将当地奉为“伊利诺伊州州鱼”的太阳鱼当做礼物送给了明仁。 结果在品尝过太阳鱼之后,明仁只觉得太阳鱼肉质鲜美,同时了解到太阳鱼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后,明仁觉得这样好的鱼应该带回去给日本人民一起品尝,于是在访谈结束后,明仁便带走了18条蓝腮太阳鱼的活体。 回到日本后,日本渔业研究所的相关人员便开始尝试人工培育繁衍太阳鱼,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渔业专业很快便实现了太阳鱼的人工繁殖。 后面他们将1400尾太阳鱼放入了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同时在1963年的时候,这些渔业专家开始在其他自然水域中投入太阳鱼幼鱼。 时间来到2000年,此时太阳鱼已经进入日本淡水流域接近40年,它们也不负众望成功地在日本淡水流域中扎根,此时距离让全日人民都能品尝到鲜美的太阳鱼只差一步之遥。 就在大家满心期待的时候,日本民众却发现了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事情,那就是大家喜爱的鳑鲏鱼变得非常稀少。 后面在经过调查统计后才发现,太阳鱼有着类似罗非鱼一样的特性,一尾15厘米的雌鱼可产卵12000~65000粒,并且它们是多次产卵,繁殖期较长,幼鱼存活率高,同时太阳鱼对环境有着极高的适应能力,这也是它们从美国到达日本后,依旧能正常生存繁衍的主要原因。 当淡水流域中出现大量的太阳鱼之后,本土淡水鱼类的生存空间遭到了严重挤压,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鳑鲏便成为了第一个被“迫害”的对象,差一点就导致鳑鲏鱼灭绝,这对于日本的淡水生态而言无疑是一场生态灾难。 为了阻止太阳鱼造成更大的危害,日本当局不得不组织号召民众一起捕捉、垂钓太阳鱼,甚至经常举行太阳鱼相关的捕捉活动,希望借此来“消灭”太阳鱼。 在日本引发生态灾难的太阳鱼,如今已经“入侵”我国四川,当地多个水域中均发现了太阳鱼的存在,面对太阳鱼的“入侵”,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太阳鱼是在1987年被引入我国人工养殖的,后因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四川境内,四川民众发现太阳鱼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21年6月,由一名长期在外钓鱼的钓鱼人钓获并辨识出是太阳鱼。 当时就有四川渔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四川境内的一些水库、人工湖泊中的确已经发现了太阳鱼的身影,但四川本地并没有专业养殖太阳鱼的地方,来源主要是人为放生。 根据四川当地钓鱼人的说法,四川境内水域面积比较大的水库和湖泊中都有太阳鱼,并且整体数量还不小。 白龙湖、亭子口、升钟湖、鲁班水库、黑龙潭、三岔湖等均有发现太阳鱼的存在。 对于太阳鱼的到来,四川不少钓鱼人表示太阳鱼是来送菜的,因为当地人已经准备好了清蒸、红烧、干烧等诸多烹饪方式,并且绝大部分吃过太阳鱼的钓友都表示太阳鱼很好吃,比罗非鱼的肉质更加细嫩鲜美,加上太阳鱼非常贪食很容易钓上,以至于不少人表示钓太阳鱼总比钓白条鱼强吧。 虽然四川当地钓友声称能将其“钓光吃光”,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江河湖泊的面积那么广泛,休闲垂钓只能钓上少量的太阳鱼,无法断其根本。 好在太阳鱼的个头并不大,黑鱼、翘嘴鱼等掠食性鱼类也能以它们为食,同时长江流域中还生存着鱤鱼这样的凶猛掠食性鱼类,这也对太阳鱼有着强有力的打击。 或许在人为垂钓和掠食性鱼类的双重打击下,太阳鱼很难“泛滥成灾”,但它始终是一种外来鱼种,因此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毕竟罗非鱼的“泛滥”也是有目共睹的。 各位朋友,对于这种在日本引发生态灾难,如今又“侵入”我国四川的太阳鱼,你们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它们的整体数量呢? 对于四川钓鱼人的说法,你们赞同吗?太阳鱼的到来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各抒己见。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