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近40年来放流近800万尾中华鲟,然而濒危境况依旧难得到缓解

钓鱼知识佚名2024-07-01

当我们讨论洄游性鱼类时,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中华鲟、江豚、大马哈鱼、胭脂鱼等。这些鱼类都是珍稀种类,因多种原因,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均被归类为濒危物种。

有观点认为物种减少是由于过度捕捞造成的,也有人认为环境污染是主因,还有人指出频繁建造大坝是根本原因!让我们具体分析,哪些因素真正影响了洄游性鱼类的数量!以中华鲟为例,探讨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洄游性鱼类数量的减少!

中华鲟是生命周期较长的鱼种,寿命最长可达40年,最大个体长达5米,重可达700公斤。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被称为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的美誉。

中华鲟主要在东海、南海的沿海大陆架区域生活,是典型的溯河洄游鱼类。当雄性中华鲟年龄在9到18岁,体长达170厘米,体重超过50公斤时,雌性则在14至26岁时达到性成熟。成熟的个体会在7月到8月间从海洋回到江河,在淡水中停留一年使性腺成熟。

尽管野生中华鲟的繁殖能力较强,单个个体的怀卵量在30.6万至130.3万粒之间,平均为64.5万粒,但真正能成功孵化的却非常少。

中华鲟的孵化条件较为苛刻,其产出的卵具有粘性,会粘附在江底的岩石或砾石上。在水温17至18摄氏度的环境下,受精卵大约在5至6天内孵化。刚孵化的幼鱼带有巨大的卵黄囊,形态类似蝌蚪,顺流漂移,大约12至14天后开始摄食。次年春天,幼鲟逐渐下河,5至8月份出现在长江口的崇明岛附近,9月后,体长已达30厘米的幼鲟陆续离开长江口的浅水滩涂,进入大海生长。

在这些层层的孵化和成长条件下,幼鲟的成功成活率非常低。尽管它们的卵的数量很大,但要成功孵化并非易事,首先要避免被其他物种捕食。而且,幼年的中华鲟也属于脆弱种类,几乎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如此漫长的洄游路径中,必须经历的危险不计其数,多种因素叠加下,能最终存活下来的幼鲟,才有机会进入大海生存。

然而,由于大坝的阻挡,中华鲟到达海洋的路径变得愈加困难。根据2001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监测中心的报告,被称为“长江鱼王”的中华鲟,其数量已不足3000条,并且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减少。

根据统计,从1981年到1999年,中华鲟的幼鱼和亲鲟的数量分别减少了80%和90%左右。1998年至2001年间,长江中的中华鲟幼鱼资源总量约为18.3万至86.5万条,而2004年至2008年间,这一数字仅为1.2万至10万条。长江口的监测数据显示,1988年至1992年间,中华鲟的幼鱼数量较多,1993年至2000年呈下降趋势,2001年至2003年略有回升,但2004年后数量波动较大。2006年误捕的幼鲟数量为2100条,2007年仅29条,2008年为205条,2011年为14条,2012年激增至467条,2013年降至66条;至2014年在长江口未监测到任何幼鲟。2015年4月至9月,监测到有3000多条中华鲟出现在长江口。幼鲟数量的年际变化极其不稳定,总体呈下降趋势。

在长江大坝未建设前的20世纪70年代,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条,而在葛洲坝截流的80年代,这一数字骤降至2176条,2000年仅有363条,2010年估计只剩下57条。直到2014年,再也没有检测到野生中华鲟的自然产卵活动!

为了中华鲟的繁衍,放流成了目前唯一的解决方案,但放流真的有效果吗?

社会发展带来的建设需求和大坝的建设,虽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但却对洄游性鱼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的稳定,人类开始采取一些补偿措施。

自1984年起,三峡集团已经实施了64次中华鲟放流活动,总计向长江放流了超过504万条中华鲟,其中包括4万余条“子二代”中华鲟。尽管放流活动持续进行了近40年,放流的总量已达惊人的800万条,但这仍未能有效缓解中华鲟数量下降的趋势。

根据2020年的最新追踪监测数据,约70%的放流中华鲟能顺利洄游入海,但是,几百万条中华鲟成功入海后,几乎没有返回产卵的记录。

为什么这么大规模的放流,其效果却如此有限?

其中一个问题是,放流的人工繁殖中华鲟面临诸多挑战,最关键的是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人工繁殖的中华鲟谱系过于单一,可能导致近亲衰退,这与自然状态不匹配,这种情况难以对中华鲟繁殖起到关键作用。

另一个问题是,人工培育的中华鲟主要在淡水环境中进行,而野生中华鲟更多地依赖于其遗传习性。母体的生长状态很多时候也会影响幼体的发展。因此,是否能有效适应海水环境,也是放流中华鲟面临的一个问题。

此外,人工繁殖中华鲟的野生性状和环境适应性也是一个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工养殖的老虎放回山林后,很多都无法正常捕食。再好的养殖环境,也无法完全模仿野生状态的觅食习惯。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放流依然无法改变中华鲟的现状。也有观点认为,如此高的放流量可能导致基因的变异。频繁的近亲交配可能导致原生态中华鲟的繁殖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野生中华鲟处于无限绝育状态。因此,虽然人类认为放流是为了救赎,但对中华鲟族群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毁灭。

对物种的恢复,最好的方式是恢复其在自然环境下自主维持种群的能力。要想真正保护中华鲟,不能仅靠人工繁殖和放流,还需要政府实施一些补偿性措施,例如扩大中华鲟的产卵场面积,尽可能多建设仿自然的繁殖场地,多试多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章最后对于洄游性鱼类来说,保护和放流不应是最终目的。真正影响它们繁衍的关键不仅是过度捕捞或环境污染,而是大坝拦截所带来的影响。因为拦截后的江段,主要阻碍的是水流的流动和流量的降低。而这些因素才是它们发育和繁衍所需的关键要素。

无论是放流还是建设自然繁殖场地,是否能确保这些物种的持续存在,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我们现在所能期待的是,希望它们能接受我们的补偿,并坚强地生存下去!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