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十年成果:江豚与刀鱼复苏,但白鱀豚是否已绝迹?
长江,作为我国最富饶的渔业资源水域,拥有多样的鱼类和一些独特的珍稀物种,享誉全球。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长江的健康状况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人类的活动,这里的渔业资源日渐枯竭,一些古老的物种甚至已经彻底消失,永久地从物种名录中被抹去。 这些物种均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句老话能完整表达长江鱼类的状况:“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 中华鲟:这是一种始见于1.5亿年前的国内独有物种,被称为“活化石”。成年中华鲟长可达5米,重可超500公斤,目前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江豚:俗称江猪、河猪、海猪、海和尚,属于哺乳类。江豚生活活泼,喜欢跳跃,常在水面嬉戏,因此有“长江街溜子”的昵称。主食为鱼类,也会吃头足类和虾。体长一般为1.4至1.6米,最重可达220公斤,也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鲥鱼:又名时鱼、三来鱼、三黎鱼、里夫斯氏薄河鲱等,同样属于古老物种。因其美味,被誉为“长江三鲜”,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为“四大名鱼”。体长可达1米,重超5公斤,曾是长江重要的经济鱼类,但因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国在2021年1月对长江实施了为期十年的禁渔政策,并对重要水域进行全天候监测,每年放流大量人工繁殖鱼种。 2017年,长江江豚的数量仅有1012头。但在禁渔两年后,2022年5月的普查显示江豚数量增至1249头,增长了20%多。 长江流域的两种哺乳类鱼,江豚活泼好动,而白鱀豚生性温和,理应如太极一般互补存在。然而,现实是一个濒危,另一个已彻底消失。 由于快速的社会发展,长江流域遭受严重生态破坏。白鱀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最终消失。 然而,事实残酷,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虽未确认白鱀豚灭绝,但已宣布其功能性灭绝,即它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我们曾努力通过人工繁殖保护这些珍稀物种,但长江的伤痛仍在。白鲟的消失速度太快,白鱀豚的研究与保护不足。尽管如此,我们仍抱有希望,也许有一天,这些群居的“女神”会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届时,我们相信现有的科技水平能更好地保护它们。 对于白鱀豚的情况,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出现这3种情况,就是提示你该补窝了!
- 冬季野钓5大绝招,掌握其中一半,鱼获很稳妥
- 冬季野钓鲫鱼,时机不当鱼不开口,窝点不对周围没鱼
- 冬季野钓鲫鱼,这样的饵料更受欢迎,大板鲫狂口
- 钓大鱼的六种天然素饵,你用过几种?
- 辽宁大连一河道梭鱼成群,清水被鱼“染成黑”,网友:快下抄网
- 广西男子钓获70斤鲢鳙王,洗澡盆都装不下,网友:为啥不放生?
- 贵州男子钓鱼炫耀,一激动把手机扔水里,网友:放生手机第一次见
- 降温了,浅水没鱼,深水也没鱼!鱼都躲哪里了?大家猜猜
- 江西男子钓上大鲶鱼,嘴里还咬着一条鱤鱼,网友:明显摆拍!
- 东北叫它“老头鱼”,冬季被“冻”在冰中,遇水后还能“活过来”
- 我们叫它过山鲫,一下雨就“翻山越岭”,网友:鱼离开水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