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河道“石滚皮”泛滥,一网可捞上百条,这种彩虹鱼不多见了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这情景,还有几人记得? 大约在30年前的农村,当时不管是村子旁的池塘还是小水沟,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小鱼的身影。其中有一种像一道道彩虹的小鱼,我们那里叫它“石滚皮”,这种鱼数量极多,拿个瓶子随便一捞,就能捞到好多条。 时过境迁,这种鱼在北方地区如今不多见了。但在一些水质较好的地方,它们的数量其实并不少。 近期,广西桂林一位男子在当地一处河道,发现了密密麻麻的“石滚皮”,男子手持抄网随手一捞,上百条像彩虹般的小鱼就被捞了上来。 10月21日,广西桂林男子@周小军,在当地发现一处鳑鲏泛滥的河道,只见他手持一把抄网,顺着河道旁的草丛顺手一挥,就捞到了至少上百条小鱼,几乎全是清一色的“石滚皮”。 这么多小鱼,简直就是泛滥成灾了啊。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是名不虚传,水好鱼就多。 “石滚皮”是北方的叫法。 这种鱼学名鳑鲏,在一些地方还有石光皮、菜板鱼、彩虹鱼等多种称呼。这些叫法和它们的身体外形有很大的关系,“石滚皮”身体扁平,就像是用石磙碾压过一般,浑身只剩下两张皮。 在繁殖季节,雄鱼的身上会出现一道道彩虹般的颜色,看起来十分惹眼。 还记得在七八岁的时候,我们村子旁边的小河沟里,这种鱼的数量最多。当时没啥好玩的东西,一到暑假就去抓这种鱼拿来装到瓶子里观赏。小伙伴们经常用一个罐头瓶,里面放点馒头渣、灌满水,然后用绳子系住,扔到附近的水塘里,过十分钟跑过去拉起来,至少能抓到六七条鳑鲏鱼,还有不少麦穗鱼。 用一个小瓶子,有时候一天时间就能抓几百条这样的小鱼。 把鱼抓上来之后,放在瓶子里,但它们好像都不耐活,很快就会死掉。最后捞到的“石滚皮”,全部都扔给家里的鸡鸭了。时间久了,家里的家禽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只要看到我们拿着瓶子去池塘边,它们就会在一旁等着“开饭”。 看到广西老表一网下去捞到这么多彩虹般的鱼,很多网友都勾起了回忆。 一位四川网友称:“以前我们那里很多很多,现在已经没有了,知道为什么吗?”熟悉这种鱼的网友,应该都清楚,“石滚皮”对水质要求很高,自从上世纪80-90年代中后期之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些河道水质逐步开始变差,这些鱼就慢慢消失了。 另一位河南网友说道:“我很喜欢这种鱼的颜色,就是不好养……”确实如此,“石滚皮”对水质及溶氧量的要求比较苛刻,如果养殖条件达不到,它们很容易死掉。 由于身体颜色五彩斑斓,这种鱼如今已经不再偏安于农村的小河沟,它们摇身一变有了“城市户口”。 不少地方的水族馆,都会卖这种小鱼,价格说贵也不贵,大概1-2元一条。但这对于曾经拿来喂鸡的鱼来说,已经是身价倍增了! 说起“石滚皮”的身价,一位江苏网友称:“在网上买10几只,近20块,还不是彩色的。” 对于这个价格,有网友表示惊讶,因为他们经常抓这种小鱼,结果是拿去喂鸭子。这对于水族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不过当时在农村地区,这种鱼大部分都是被拿来喂鸡喂鸭子,很少人去吃它们。从它们的名字就能看出来,这种鱼除了两张皮之外,几乎没有肉,全是刺,所以它们不入大家的法眼。 事实上,“石滚皮”的味道非常鲜美,处理的时候只需将它们的肚皮剪一个小豁口,用手轻轻揉搓,把肚子里的脏东西洗出来,连鱼鳞、内脏都不用去除,然后裹上面粉,用热油煎炸一下,吃起来嘎嘣脆。 在30年前,很少人会去费心处理这种吃起来味道有点发苦的小鱼。如今,大家想吃,估计也吃不到了。除了像桂林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它们还可以“泛滥”之外,其他地方确实已经很少见了。 各位网友,大家还见过这种鱼吗?你们那里是啥叫法呢?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
- 钓鱼选择钓位诀窍:牢记4个基本要点,野钓轻松找准鱼窝
- 给钓鱼新手的5个忠告,少走弯路多钓鱼
- 江苏男子河边发现大鲢鳙,拨开冰块将其捞起,老乡:当心引路鱼!
- 浙江小伙钓到朱砂色斑鳜鱼,身上好似镶了铜钱,据说值1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