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降温天野钓,关键是位置,改变饵料让你不空军
近期气温下降,许多钓鱼爱好者私下联系我,抱怨说在这样的气候下越来越难以垂钓。随着深秋的到来,气温只会继续下降。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应对策略上,若还是采取之前高温天气下的钓鱼方法,自然难以有所收获。 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在气温下降或之后进行野外钓鱼的策略。虽然在降温时期钓鱼确实有些困难,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至少能保证有鱼可钓。重要的是要明白,随着天气变冷,鱼会更加积极觅食,以积攒足够的脂肪在冬天前为冬眠做准备,否则它们可能会饿肚子。此外,如果不积蓄一些脂肪,来年春季的产卵期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选择合适的钓点是关键。因为浅水区钓鱼已不再适宜,但是是否意味着应该选择深水区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不论深浅,气温下降后的水体都较冷,不适宜鱼类停留。那么,既然深浅水区都不合适,应该选择什么地方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基本的原则是寻找“恒温层”。剧烈降温后,非常深或表层的水温都很低(流动水域除外),但中间水层相对温暖,这层通常被称为恒温层。 恒温层的位置大约在水深1.5-5米之间,具体深度取决于该水域的平均深度。浅水区通常不存在恒温层,而在非常深的水域,恒温层的范围较广。你可以通过抛竿测试前方二十米的水深来判断,如果你的钓点只有一米深而前方达到十几米深,则恒温层不在你的钓点而在更前方的地方。一般来说,水体中2-4米深的地方是恒温层,如果你不想太麻烦,就记住在降温期间寻找底部有坎且深度在2-4米的地方。 流动水域通常没有恒温层,而流动较慢的地方,如水底的坑洞、沙坑、航道、水库淹没的堰塘等,由于水流较小且较深,水温更稳定,这些地方的鱼类更愿意开口进食。 在天气热的时段,我通常使用各种玉米作为饵料,这种方法曾经非常有效。但是,随着气温的下降,至少鳊鱼对玉米的兴趣减少,无论是发酵的还是嫩玉米。鲤鱼可能还对老坛玉米有些兴趣,但草鱼在降温后基本不觅食——尽管在十月中旬之前可能还会有一些活动。因此,我建议在降温期间使用商业饵料或自制的搓饵和拉饵,野外的鱼类通常不挑食,无论你的饵料配方如何,它们通常都会上钩。但我建议在饵料中加入一些赤尾青,这种成分因为保留了大量氨基酸而比单纯的虾粉效果要好。 我常用的一些饵料配方包括:使用918配合10%的赤尾青和5%的拉丝粉制作拉饵,或者混合全能腥香和三体(比例为1:1:1)再加入10%的拉丝粉,以及老三样的混合。这些配方在野外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没有特定的目标鱼种——常见的各类鱼类都会吃。无论是草鱼、鲤鱼、鳊鱼、黄尾、罗非鱼还是鲮鱼,这些配方都适用。如果你想要简化操作,可以选择使用这些通用配方。 对于那些想自己制作饵料的钓友,我建议使用菜籽饼粉、花生枯粉和熟黄豆粉作为基础原料,再加入赤尾青、糖和奶粉来调整风味,最后混入一些状态粉(如拉丝粉、雪花粉、轻麸)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具体的比例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已经多次分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主页查找。制作饵料的原则是根据目标鱼种来选择主要的味型,比如钓鲮鱼时以花生枯为主,钓鲤鱼或草鱼时以菜籽饼为主,而钓鳊鱼时任何一种基础材料都可以作为主打或混合使用。 至于窝料,之前的配方依然有效,包括鸭饲料、菜籽饼、花生枯和西部风老坛等。这些窝料在秋季也不太挑食的情况下,应该都能有不错的效果。 根据你所在的地点,一般来说小河沟、堰塘和野塘仍然有早晚的活跃时间,但在水库钓鱼可能就没有早上的活跃期了(这可能因地域而异),不过从下午五点开始的晚间活跃期在大多数地方都很常见,而且活跃期可以持续到晚上八九点。最佳的出钓时间是在气温降低的前一天或当天,这时最容易钓到鱼。但是一旦气温下降,你就需要按照前面的策略来调整了。 分享一个我们这里老钓友的小技巧:他们通常在岸上观察不下竿,观察他人钓鱼。一旦看到别人钓到鱼,他们会立即下竿,也就是说,他们等到鱼群开始活跃时再开始钓鱼。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有些机会主义,但实际上非常有效。 钓竿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但在大面积水域,使用长竿依然是基本原则。有时候,使用短竿在降温期间可能更有优势,因为地面的余热会使岸边的水温相对稳定。我建议携带两根竿子,一根长一根短,根据上鱼情况选择使用哪根。 鱼线的选择应根据目标鱼的体型大小来决定,通常我建议使用3 2或5 4的线组。在这个季节,大型鱼类较多,因此使用较大的线组更为合适,过滤小鱼不是坏事,至少比线断丢鱼要好得多。 鱼钩的选择也应根据目标鱼来进行,你可以通过选择大一些的钩子来过滤掉小鱼。例如,我这个时段通常使用2号新关东钩,小鱼难以吞食,大鱼也不易脱钩。 浮漂的选择应根据钓鱼情况决定,如果需要精确控制钓点,可以使用长脚长身的枣核浮漂,常用的吃铅量为1.5-1.8克。如果不需要精确控制,就选一个能够顺利投掷的浮漂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