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种?广西垂钓者钓起超大“笋壳鱼”,网友:它就是来上菜的
对于外来入侵物种,大家的态度往往都很明确,那就是除之而后快。比如鳄雀鳝、清道夫,谁见了都想踩上几脚。 当然,对于一些能吃的外来物种,对付起来难度似乎更低了,大家遇到之后,只需要大快朵颐即可。 近期,一位广西钓鱼爱好者在当地的某个水域,钓上来好几条超大的“笋壳鱼”!这对于本土鱼类来说,可是妥妥的入侵物种,但网友们似乎并不担心,纷纷调侃:这种鱼就是特意来“上菜”的啊! 11月5日上午,广西网友“有存款的乞丐”发视频称:“野生笋壳鱼,5斤多一条啊,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五六条体型硕大的笋壳鱼,被放在一个水盆里,大的有五六斤重,相当少见。 一看到这种鱼,广东网友“云哥哥”立即表示:“这是入侵物种啊,快消灭它们。”看来,作为外来物种大杂烩的广东,见多了入侵物种,警惕意识确实够高,第一时间就发出警示。 对于广东网友的定性,一位江西网友表示认同,说道:“这种鱼是国外引进的,比较凶猛。” 笋壳鱼,学名为云斑尖塘鳢,原产于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后被引进到我国进行养殖。此鱼为底栖穴居性鱼类,常栖息于水质清澈或有微流水的江河、水库、池塘的底部,也常栖息于岸边的沙石缝隙、洞穴中。 同时,笋壳鱼为肉食性鱼类,攻击性强,主要摄食其他小型鱼类、虾、蟹等无脊椎动物,这个食性特点,是让网友们担忧的主要原因,不少人都害怕它们大量吞食原生鱼种,从而导致生态入侵问题。 但担忧“入侵”的网友,几乎都忽略了一个问题,笋壳鱼可是一种难得的美味。它们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都能让人回味无穷。这种鱼已经引进我国几十年时间,但它们并没有像罗非鱼、埃及塘鲺那样,随处可见,甚至差点成了“稀有鱼类”。 对此,一位广东网友称:“这种鱼叫土憨包,20年没见过了……味道一绝。”可见,笋壳鱼确实没有像网友们担忧的那样,入侵我国水域,反而是有人怀念它们的美味。 有广西网友称:“听说这种鱼三四百一斤,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如果真像上面网友说的那样,一斤可以卖到上百元,谁还担忧它们会变成入侵物种?估计会希望这种鱼数量越多越好吧。 面对“入侵”的担忧,一位广东网友直接表示:这种鱼就是来给我们送菜的,说它是入侵物种,纯属杞人忧天。 甚至有网友称:希望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多,就像罗非鱼那样…… 从网友们的语气中,就能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笋壳鱼很受欢迎,虽说是外来物种,但完全不必担忧它们会“入侵”。 外来物种和入侵物种,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笋壳鱼”原产地并不在我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一定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自然界中,物种的迁徙和扩散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有时候,一些物种会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气候变化、食物短缺等)而离开原来的栖息地,前往新的地方寻找生存的机会。如果它们能够在新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并且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么这种迁徙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笋壳鱼就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外来鱼类,它们在我国南方水域已经繁殖生存了数十年,但并未像其他某些外来物种那样泛滥成灾,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而由于味道不错,被吃撑了依靠养殖存活的地步。 除了味美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笋壳鱼的繁殖能力相对较弱,每年仅能繁殖2~4次,每次产卵量也不大,这有助于控制其种群数量,不会像罗非鱼一样,造成大面积泛滥。 值得注意的是,笋壳鱼和我们本土的沙塘鳢,在外观上很相似,但体型上差别很大。外来的笋壳鱼体重可以长到10公斤,而沙塘鳢的最大长度约20厘米,体重大约200克左右,这也是很多网友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笋壳鱼的原因,他们应该是将这两种鱼搞混淆了。 沙塘鳢有“土布鱼”、“土才鱼”、“土狗公”、“土憨包”等别称,近年来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它们要比笋壳鱼更为稀有,不知道网友们现在还见过这种鱼吗?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老大爷的神秘配方,冬季酒米制作,试过的人都说好用!
- 冬季野钓鲫鱼,没鱼咬钩不是天太冷,更可能是这些原因
- 冬季钓鲫鱼,不要以为细线小钩就足够,这些细节更要注意
- 冬季野钓鲫鱼,找到这4个经典钓位,从初冬玩到寒冬
- 跑铅钓法误区,不是简单的将太空豆拉开就是跑铅钓法
- 过度神话的三种饵料添加剂,有多少人被其忽悠!你是不是其中一个
- 玩传统钓不会调漂?一分钟教会你,大板鲫一逮一个准!
- 钓鱼有哪些禁忌你知道吗?触碰到这4个红线,会被罚!
- 长江禁渔不禁钓,多地规定每天只能带走5斤,超过5斤那部分咋办?
- 同样冬季钓鲫鱼,台钓和传统钓差距为何那么大?弄懂钓鱼不吃亏
- 广西男子钓到巨型“辣锥”鱼,重3斤一只手握不住!体长可超半米
- 野钓鲫鱼时在不同季节需要的发窝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