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缸中生态循环指什么?硝化系统又如何培养?
之前的一篇关于生态水族缸的文章中,我简单的提及,生态缸的标准是生态循环,生态循环的核心则是硝化系统。 本篇,就聊一聊生态缸中,生态循环的建立。 在自然界中,生态循环是指由多个作用共同完成的一整个循环,除了硝化作用外,还有着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所以,在搭建生态缸的时候,虽然重点是在硝化作用,但是其他两种作用也是存在的,尤其是氨化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硝化作用能够发生的前提。 氨化作用 氨化作用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一般不会刻意的去关注,所以不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跳过这一部分。 氨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前提,所以建立硝化系统的时候,其实首先要建立的是氨化系统。 对于生态缸中生物的排泄物等有机物的处理,很多朋友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是硝化作用处理了这些有机污染物,其实真正处理这些有机物的,是氨化作用。 氨化作用,指的就是生物排泄物等有机物在异养菌的作用下,分解并产生氨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水中,氨化作用产生的产物,随着水体PH值的不同,其实是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的。在PH值偏低,也就是偏酸性水体中,氨化作用产物大多是以NH3形式存在的,而在PH值偏高,也就是偏碱性的水体中,氨化作用的产物则大多以NH4形式存在,两者中NH3对于观赏鱼等水族生物来说,是剧毒,NH4则是无毒的。而淡水生态缸,除了三湖缸等少数缸以外,水体大多呈中性偏酸性。 异养菌关于什么是异养菌,简单点说,就是以有机物为食的微生物,参与氨化作用的,是其中腐生类异养菌。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异养菌无处不在,一块肉,或者一条死鱼,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放置,会逐渐的腐败,这其实便是腐生类异养菌作用的结果。 氨化作用的建立上面讲了,参与氨化作用的腐生类异养菌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正常来说,任何水体中都或多或少的有着异养菌的存在。但是,我们建立生态缸时,通常所用到的水源,包括自来水,桶装纯净水等等,都是经过处理净化,里面的腐生类异养菌的存在量是相对很低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也是不会说去刻意引进培养异养菌,因为缸内水体中迟早都会有异养菌滋生,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 有些朋友也许听说过一种操作方法,就是在开缸的时候,扔条死鱼之类的到缸里去,其实就是变相的引进异养菌,但是我不建议这么做,因为这样操作的话, 一旦搞不好,得到的可能就是一缸臭水。 另外,异养菌的滋生繁殖,和温度也有着一定关系,温度越高,数量增加的越快,这个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在夏天的时候,肉的腐败速度远远要超过冬天的时候。 所以,总的来说,对于氨化作用,感兴趣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指的就是,氨化作用所产生的氨,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水草等植物能够吸收的硝酸盐的过程。 硝化菌在硝化作用过程中,参与并发挥作用的菌类主要有两种,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两者可以统称为硝化菌,由此,整个硝化过程其实也是分成两部分进行的。 首先,亚硝酸菌将氨化作用产生的氨,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再由硝酸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硝化菌属于好氧菌的一种,怕光,在自然界中,一般活跃在河床湖底的淤泥表层以下。那里环境黑暗,又因为处于淤泥的浅层,有着较为丰富的氧气供给,是硝化菌理想中的繁殖温床。 在人工环境下,想要培养硝化菌,就要仿制出适合硝化菌生存繁殖的菌房,避光,并且有充足的氧气供给以及足够的附着空间。比如水草生态缸上常用的过滤桶,配合陶瓷环细菌屋等培菌滤材,其内部就是一个硝化菌理想的生存繁殖环境。 硝化系统的建立对于硝化系统,大多数玩家关注的点都在其建立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是否建立成功的判断。 建立硝化系统,最主要的就是提供合适的培菌室。 以水草生态缸为例,过滤桶就是其培菌室,铺好底床,摆好骨架,栽种好水草,过滤桶等设备全开,这就是已经开始培养硝化系统了,也就是俗称的养水。正常来说,在开缸的一两天内,水会发白浑浊,这是因为水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悬浮物等杂质,以及氨化作用还没有完全发生。之后,随着过滤棉将一些颗粒悬浮物过滤,同时氨化作用逐渐发挥作用,水体开始变的清澈,但是,水体表现清澈了却不能代表硝化系统已经建立。这个阶段的水体中,由于硝化作用初步发生,水体中亚硝酸盐超标,对于观赏鱼等水族生物来说,是剧毒。 硝化菌是一种比较脆弱,同时繁殖又相对比较慢的细菌,所以,通常来说,养水的时间建议在两个星期到一个月。在养水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时,通常会先放入一些比较廉价的观赏鱼,也就是常说的闯缸鱼,观察其是否死亡或者是否有异常,如果闯缸鱼表现正常,则说明硝化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这时候的硝化系统比较脆弱,添加生物的时候,应当分批次少量的加入,以免硝化系统超负荷,导致崩溃。 关于硝化细菌添加剂硝化细菌能不能添加? 能,只要是不是伪劣的硝化细菌产品,按量进行添加是没有问题的。 硝化细菌添加剂有没有作用? 有一定作用的,尤其是初开缸时,是能够适当的加快硝化系统建立的时间的。 硝化细菌需不需要定期添加? 对于绝大多数体量较小的观赏缸体来说,定期添加硝化细菌其实没有什么必要,成型的硝化菌群落的自然繁殖,足够负担正常的生态循环。但是话又说回来,适当的添加一些,也没有什么坏处。 硝化细菌用液体的还是粉末的? 对于细菌,不强行科普,个人偏向于使用液体硝化细菌。 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在人为建立的小水体中是比较难以实现的。对于绝大多数的生态缸来说,建立的生态循环其实到硝化作用就已经结束了,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盐,一部分作为水草等植物的养分被吸收,一部分通过日常换水的维护,被带走。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海水生态缸。 反硝化作用指的是硝化作用所产生的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氮气的过程,所以又叫脱氮作用。 反硝化细菌不同于硝化细菌,是一种厌氧菌,生存需要低氧乃至无氧的环境。在海水生态缸中,活石的特点给反硝化细菌的生存提供了条件。活石的质地疏密多孔,在一个成熟运行的海水生态缸中,活石的表面以及浅层,活跃着硝化菌等微生物,它们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到活石内部时,就形成了一个低氧的环境,反硝化细菌就生存在这里,并且发挥着作用。 洋洋洒洒两千多字,其实也没说什么,培养硝化系统,说白了,关键就是提供合适稳定的环境,避光,水流(充足的氧气),足够的附着面积。还有就是足够的耐心。 |
- 上一篇
“清道夫”遭人嫌,但它的同族却在观赏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就是常说的异形观赏鱼,这些都是异形鱼族群中的一员,而异形观赏鱼目前只包括了其中的40多属而已,异形观赏鱼的种类,应该是多种类似的鱼种的统称,属于比较常见也比较普通的异形鱼,翼甲鲶属下比较出彩的异形鱼品种。该种鱼并没有野外入侵的能力,属于下口鲶属的异形观赏鱼,其中比较出彩的有学名为珍珠下口鲶(Hypostomus margaritifer)的天使异形,有着下口鲶属鱼种相似的体型。
- 下一篇
空气凤梨,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人植物”
空气凤梨栽种简单,空气凤梨养活其实也不是说的那么容易,在空气凤梨这里主要作用变为固定自身植株,是空气凤梨赖以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最为重要的器官,能够帮助空气凤梨锁住水分,这也是空气凤梨比较耐旱的原因之一。不同区域出来的空气凤梨,比如雨林区域的空气凤梨品种,沙漠等较为干旱地区的空气凤梨品种,空气凤梨的家庭栽培空气凤梨的栽培很简单,不同区域生长的空气凤梨,生态缸上使用的植物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