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养鱼知识 > 观赏鱼

观赏鱼

明明放生会破坏生态,为什么还有一群人觉的自己在行善?

观赏鱼佚名2023-09-20

时不时就会有这类关于放生的问题。

放生不一定会造成破坏生态,生物入侵之类的问题,但打着佛道等宗教幌子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规模的所谓放生,都是很让人费解的行为!

放生和入侵物种又是网络上的两大热门话题,所以这两年一旦水里发现个什么不明生物,肯定会扯到这两个话题。比如去年的鳄雀鳝,长嘴利齿,体型巨大,鳞片坚硬,贪食凶猛,会一年长到七十到八十公分样子,确实会对其所存在的水域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但是它的鱼卵和幼鱼不耐寒,且第二年开始生长就变得缓慢,到性成熟要将近七年的时间,同为肉食性猛鱼捕食能力比不上黑鱼之类的本土鱼种,鳄雀鳝要在我国的天然水域形成稳定的种群,是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外来物种成为入侵物种,可以认为是一个比较“励志”的事情。大部分的物种到了新环境,都是很难适应的,那些幸运的适应野外环境生活下来的,大部分又不能稳定繁殖形成稳定的种群,少部分能够成功扎根形成种群的,其中一些对当地生态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或者被本地物种压制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剩下的极少部分,才能幸运的成为”入侵种“。这不仅要靠物种本身强悍的适应能力,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等~

生态圈子有个十数定律,说的是外来物种中约有10%能够成功在野外生活,其中10%的能建立稳定种群,这建立稳定种群中的10%会成为有害生态入侵物种!


(www.de62.Com)

去年鳄雀鳝事件很火的时候,我看到很多类似的评论”这东西毫无食用价值,就应该禁止交易”。这属实偏见了!

鱼类等的引进一般是两种用途,一个是作为改善伙食的水产养殖,另一个是作为观赏鱼引进,不管是哪种用途,本身都是全球化贸易的一部分,是满足社会大众的正当生活需求的,这并没有错,错在后期的管理上,比如放生~不能因为吃鱼会卡刺就禁止吃鱼!

作为观赏鱼引进的典型代表罗非鱼,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养殖鱼种,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和出口国,但是罗非鱼又是一种非常具有侵略性的鱼种,南方各大水域已经泛滥了,钓鱼佬见了都嫌弃!而同样养殖逃逸的,还有美国红鱼(眼斑拟石首鱼),大口黑鲈,梭鲈,达氏沼虾等等。

罗非鱼的食性非常的杂,荤素皆食,水草水藻,水里的虫子碎屑什么的,来者不拒,还有极其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高污染甚至是缺氧的环境,更关键的是其口孵育苗的繁殖方式,偏偏成熟期还短,只有短短的6个月的时间,就能开始繁殖下一代。

与其相似的还有小龙虾(克氏原螯虾),我还看到有很多媒体在宣扬什么吃货解决入侵问题,还有很多人相信,事实是,吃货不仅解决不了生物入侵,反而可能会助长生物入侵。

小龙虾之类的味道鲜美的水产品,供应市场的多是来自于人工养殖场,并不是野外去捕捉,野外除了卫生状况,还因为效率太低,无法供应庞大的市场需求。

而一旦当某个入侵物种被开发成美食了,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成规模的饲养,养殖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养殖场也会越来越多,逃逸到野外的也会相应增多!

作为观赏动物引进的,就不得不提清道夫(豹纹翼甲鲇)了,同样能够适应高度污染和缺氧的环境,在野外的天敌,除了两脚兽基本上没有,还特别喜欢吃其他鱼的鱼卵,所以有清道夫存在的水域,其他的鱼种都会逐渐减少。同样的还有备受小朋友喜爱的巴西龟,同样是有名的入侵物种,生长快,食量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泛滥成灾了。

其实除了水产品和观赏,还有作为生态治理用途引进的,在国外作威作福的亚洲鲤鱼就不说了,国内的食蚊鱼最早引进的时候,确实是为了治理蚊子,但是食蚊鱼除了会吃孑孓,还会吃其他鱼的鱼卵,雌鱼能够在体内存精,可以保存两年多,又是卵胎生的繁殖方式,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挤占和取代了青鳉鱼的生态地位。

除了动物,我们身边其实还有很多常见的入侵植物,比如水葫芦(凤眼莲),虽然对于水质有较强的净化能力,能够有效吸收氮磷等,但是生长繁殖迅速,堆积后就容易死亡腐烂,又会重新污染水体。还有水花生,加拿大一枝黄花,铜钱草包括水族市场上现在比较常见的大薸(水白菜,水芙蓉)等等。

入侵物种,是按照不同生态来划分的,不是按照国境来划分的,所以存在一些人所说的“本土入侵”的情况。比如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原生的鱼种只有区区40多种,以裂腹鱼和高原鳅为主,后来发展水产养殖,已经了不少经济鱼种,结果现在的塔里木的多数水域中,草鲢等反客为主占据了强势地位,麦穗虾虎之类的也活的格外滋润,原生鱼种越来越少,唯一的肉食鱼扁吻需要靠人工放流来保护维持一定的数量!

作为我们普通人,能做到不要添乱就算可以了,不要相信什么德报去放生,扶老奶奶过马路都比放生来的实在~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