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可怕程度不亚于冬眠,今年打算死多少龟?
随着打工人开始忙碌,春节假期结束。春天的脚步也渐近,温度本应逐渐回暖,但初春时节往往并不平稳。温度就像过山车,这个时候,也是我们人类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间段。同时温暖的天气也会把冬眠的龟给唤醒。 但是对于刚从冬眠中苏醒的龟来说,它们的体质尚未完全恢复,抵抗力较弱。此时,若遭遇温度的剧烈波动,对龟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 众所周知,春季初期常会有“倒春寒”现象,即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即便降幅不大,对龟而言也可能造成不小的困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如何照料龟呢?很多时候,龟挺过了难熬的冬眠期,却止步于春季,让不少龟友的爱龟折损。这实在令人惋惜。 首先,我们要养成查看温度趋势的习惯。通过手机等设备,我们可以轻松查询到未来至少七天的气温走势,这为养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如果不打算喂食龟,其实无需过多干预,只需在大幅度降温时减少换水频率即可。 当天气转好,温度逐渐回暖,许多龟的胃口也开始恢复。此时,很多龟友可能会觉得应该多喂些食物给龟。但实际上,春季喂食要适度,建议食量控制在夏季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在倒春寒来临前的三四天,应避免喂食,以防止龟因降温而出现消化问题,进而引发肠胃炎等严重疾病。肠胃疾病也是导致龟在春季复苏时节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是否撤掉晒台让龟呆在水里的问题,其实并不必要。自然晒太阳是龟的本能选择,而且感冒的概率并不高。当然,在大幅度降温时,龟本身也会变得不太活跃,更喜欢呆在水里。只有在阳光充足的中午,它们可能会选择上晒台来提升体内温度。这些都是龟自我调节的表现,我们无需过多干预。 不过,换水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春季蓄水池的水温变化较慢,而养龟池的水温受阳光影响上升较快。若换水时未充分考虑水温差异,可能会导致龟感冒。因此,在换水前,务必确保新水与旧水的水温相近。 经过众多养龟爱好者的长期验证,我们可以得到了一个温度区间:龟的代谢水平在28-32℃之间最高,也有的龟友说是28-31.5℃。换句话说,在这个温度区间范围内,龟的生长速度最快,疾病恢复的速度也最快。懂得了温度对于龟的重要性,那么在平时的养龟时候,才会重视温度对龟的影响。在春季这个时间段,更是要管住手。 但养龟也算是个勤快活儿,你光懂得不行,你还要去做,这样才能有个好收成。 简单来说,春季养龟的关键在于适度喂食、合理换水以及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降温前不喂,一般都是清明以后气候比较稳定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龟健康度过这个充满挑战的季节。做好准备了吗,今年又打算有多少损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