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总咬上钩,是因为下钩陷入酱层?钓钝就是新手?别被忽悠了
有一点几乎可以说是常识,尤其是台钓的双钩钓法,两个鱼钩都有饵料,同样都在水下,那钓友们有没有发现,几乎大多数情况都是下面的鱼钩钓到鱼,如果是上钩钓到鱼,会被人认为是钓的太钝。 我们先来看一个错误的说法,网络上有大量的这样的内容,说如果是鱼经常咬上钩,说明钓得太钝了,造成下钩陷入水下的酱层里,上钩是触底状态,鱼自然就会咬上钩,这句话实际上是太过于理想化了。 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下,应该是浆层,酱层是什么鬼?严格来说水生物、植物等沉积水底,常年累与通过自然发酵形成的有机化合物,这些被称为浆层。虽然说大部分情况下,所有水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浆层,但实际上除了陈年老塘还有个别死水外,野钓环境下遇到酱层的几率非常少,或者浆层对钓鱼的影响很小,其实大部人认为是浆层影响的钓鱼问题,绝大多数都跟浆层无关,别什么事情都赖到浆层上。 对于自然河流,很多都是流动的,水的冲刷能力注定了水底的浆层较少甚至没有,那么即使钓得过钝,鱼饵也不会陷入所谓的“浆层”里面,因此上面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但钓的过钝确实会增加上钩中鱼的几率,此时双钩都是躺底状态,理论上双钩都有可能被鱼发现并吞食,这就是为什么钓的比较钝后,有时候会发现上钩中鱼的原因,但仅仅是增加了几率,不可能一直都是上钩。 退一步来说,就算水下真的有比较厚的浆层,饵料落在浆层里会陷入,那么就要求对调漂和水底情况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对调漂尤其是精确调漂有非常深的理解,浮漂每上下移动一定距离,就要对线组和子线弯曲程度有准确的了解。根据我这么多年认识这么多的经验来看,我觉得70%以上的钓友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可不是轻触底就能解决的,况且很多人根本无法做到轻触底这么精确的调法,何况野钓水底也不会老实地配合你,真想解决我认为还不如钓离底靠谱些,所以别在浆层上去纠结,无数次经历验证了,绝大多数钓鱼问题跟浆层无关。 最后,在自然条件下,尤其针对大体型底栖鱼种,完全没必要过分去强调钓法,人为造成饵料悬浮,看似不陷入所谓的浆层了,但这里的环境就是这样,鱼已经有了在水底翻找食物的习惯,饵料悬浮反而失去了钓这类大鱼的机会。要不说有些老,在野钓针对大体型鱼会刻意钓钝,甚至铅皮躺底去作钓,这是有一定依据的。 如果是只会铅皮躺底钓鱼,那确实是对钓鱼理解不深,但如果认为铅皮躺底就不会钓鱼,同样也是片面的。钓法是死的,灵活运用才是王道,别过多纠结灵和钝,通过上下移动浮漂来找最合适的鱼口,比纠结灵和钝要实在多了,您说呢? |
- 上一篇
会钓鱼的一根杆,不会钓鱼的杂货铺
钓鱼其实有很多的好处,没有钓具也就谈不上钓鱼!能不能钓到鱼不知道,觉得钓鱼能花几个钱,到底能不能花钱,我想送给准备钓鱼的人,不会钓鱼的杂货铺!只要水里面有鱼其实就不需要买那么多的钓具!最终钓不到鱼这些钓具就成了累赘了!为了钓到鱼这个加一点,不带吧担心切线的时候或者换杆的时候没得用,接着我们说说钓具周围的东西。什么鱼竿包、抄网、钓箱、钓台、钓伞、椅子、挡针、鱼护、防晒服、浮漂等等!
- 下一篇
主线和子线的配比
垂钓过程中更加考验的技术,垂钓使用的鱼线不是一整根直接连接鱼竿和鱼钩,一是连接鱼竿的鱼线,另一个是连接鱼钩的鱼线,两条鱼线中间通过八字环连接。一般情况下主线会比子线粗一些,鱼儿吸食饵料时受到的阻力更小,既然鱼线采用主线和子线搭配的方式有这么多好处,所以在使用主线、子线搭配的方法时要做一些改变,使用的主线、子线要比悬坠底钓粗一些。如果我们仍然采用粗主线、细子线的方法,就会出现断子线跑鱼的情况,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钓鱼佬湖中溺亡?老婆带3娃狂找一通,发现他竟和情人私奔了!
- 哪些钓鱼谚语在入冬后不再适用?原因是啥?钓友们别死搬硬套
- 入冬后钓鱼也有“窗口期”,而且比其他季节更明显!
- 为什么现在用蚯蚓钓鱼的越来越少了?原因不禁让人深思!
- 鲫鱼无法抗拒的四种味道,即使在低温环境,这么配饵也好使!
- 补窝对钓鱼有什么影响?补窝不当会成死窝
- 为啥有钓友说,天越冷鲫鱼食欲越强、口越好?真相还是错觉?
- 冬季什么时候钓鲫鱼最好?天冷野钓鲫鱼如何用饵?
- 子线的长短跟钓鱼有什么关系?浮漂的选择与鱼情相关?
- 野钓如何钓到大鱼?做到这几点,钓大鱼也连竿
- 会调漂不一定就能钓到鱼,这些细节不注意,调漂调了也白调
- 钓鱼探鱼器的是非功过,到底值不值得拥有?听听老钓鱼人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