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明白子线灵敏度的成因,调整出顿口、黑漂就容易了
钓鱼是一项整体运动,其中包含了很多细致的环节,比如打窝,比如调漂,在这些环节里,总会有一些概念貌似相同,但是细节完全不同的地方,比如我们说调钓,浮漂的灵敏度,说白了就是铅坠离底的距离,以及子线的弯曲程度调整,但是,钓组的灵敏度,却又不仅仅包含子线的弯曲程度,还有子线的灵敏度,但是子线的灵敏度,却又和子线的弯曲程度,有关联,但是并不一定有多大的关系,这么拗口,应该怎么理解呢? 不管是台钓线组,还是传统线组,铅坠到鱼钩之间,都是有距离的,如湖库使用的长子线,最长可达1~1.5米,而最短的距离,则是直接短到钩柄和铅坠连到一起了,比如朝天钩;但是要说调整子线灵敏度的有效方法,其实只有两种,一种是子线的长度,理论上来说,子线越短,鱼口的灵敏度越高;第二种,就是铅坠离底的距离,铅坠离底越高,子线的灵敏度越高,铅坠离底间隙越小,子线的灵敏度越差,而这两种灵敏度调节方法,其实在实战中的应用,是各有千秋的。 在实战中,子线越短,鱼中钩之后,给口灵敏度越高,讯号损失越少,子线长度越长,讯号损失越大,我们想要钓灵,子线就要尽可能紧绷,但是,在实战中,这往往又和时机情况背道而驰的,我们以两种极端的例子举例分析一下情况: 1、朝天钩钓法,子线最短,抓口最灵,但并不是最灵的钓法 朝天钩,因为钩柄上就是铅坠,所以只要鱼能拖动铅坠,那必然就会拉动浮漂,从而产生漂讯,但是这只是抓口精准,而不是调钓灵敏,因为朝天钩钓法,是铅坠直接躺底,属于躺底钓,虽然子线的长度是灵,因为铅坠躺底,钓灵就不存在了,因为中钩鱼想要拖动铅坠,除了需要克服铅坠的质量,还需要克服铅坠和水底的摩擦力,而事实上,只要子线稍微有点距离,也就是铅坠只要能略离底,那就不存在摩擦力这个影响,那必然就比躺底要灵敏。 2、子线长度越长,其灵敏度反而和其长度关系不大 |
- 上一篇
鱼少口稀怎么破?那就别扎人堆里,上鱼还得吃独食
在鱼资源不好的水域里垂钓,只能说尽可能增加中鱼的概率。但如果真的想多看见几个口、多钓几条鱼起来过过瘾,从安全方面考虑垂钓也最好别扎堆,总觉得人多的地方肯定是因为出鱼好所以大家才会去钓,你应该知道水里鱼资源如何,就会下意识觉得那可能是个老钓位,抢不到位置的就跑到对岸~可又有多少人真的钓到了呢?坐一天可能就钓个一条~为啥不建议扎堆垂钓?注意我说的不建议扎堆垂钓,是指在鱼资源不怎么样的地方,
- 下一篇
钓滑鱼得用小钩?错,滑鱼多涮饵,大钩能减少脱钩率
实际上鱼钩挡口要比鱼线严重的多,鱼线主要是影响信号传递(当然柔软性也会影响鱼进食)。它主要是喜欢试探、然后吃饵时不像生口鱼那样张大嘴巴一口吞入,反复被钓放多次的鱼更是容易涮饵,鱼吸饵后信号要先传递、反应到浮漂上,这个过程虽然耗时不多但也比不上鱼吐饵的速度,毕竟鱼一吸一吐连一秒可能都不用。而吞进去以后它再做涮饵动作想把钩饵吐出就没那么容易了,钩子轻了鱼吸起来就越方便。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 破解滑鱼垂钓难题:黑坑钓鱼必备技巧
- 科技在渔业的应用:可视锚鱼是福还是祸?
- 大蒜素钓鱼加一滴狂拉,加一盖死窝?正确打开方式看这里!
- 鱼类有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你信还是不信?
- 中鱼秒切?不是鱼太大,是这3个“隐形坑”正在“坑”走你的鱼!
- 为什么加粗尾浮漂只钓钝不钓灵?主要适用哪些钓鱼场景?
- 三伏天钓鱼,鱼口消失的真相!这“四大黑手”正在赶走你的鱼!
- 黑坑老滑鱼不好钓?这两种钓法是钓黑坑的终极利器
- 正钓出鱼好的“黄金”钓位,为何“偷驴”时屡屡沉寂如谜?
- 钓鱼钓早口,早口却“爽约”!这3种凌晨,邓刚见了都摇头!
- 浮漂的形状不同,适应的鱼情也不同;材质不一样,钓的鱼也不一样
- 钓鱼圈诡异“铁律”:独自出钓渔获颇丰,结伴而行反而不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