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竿总锚鱼,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
锚鱼,意思就是在钓鱼过程中,鱼钩刺中了鱼身、鱼鳍、鱼尾,反正就不是刺中鱼唇;要说野钓中锚鱼,这是一种常态,尤其是锚上小杂鱼,要说原因,说白了,就是鱼钩被提起来的时候,鱼正好路过附近,造成的一种巧合;锚鱼不是问题,如果经常腥锚鱼,这就不太对劲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总是反复提一个词,叫做正口,什么叫正口,就是鱼钩正好刺穿鱼唇,可能是上唇,可能是下唇,但凡刺中这两个位置,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正口;如果刺中鱼唇边上的位置,我们叫做偏口,如果刺中鱼唇之外的部位,都叫做锚鱼,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有原因的,正是因为这些区分,能让我们更高的判断鱼情,也就是鱼群在水底吃食的具体情况。 不管鱼钩刺中鱼唇的上唇还是下唇,说明钩饵所在位置和鱼群觅食所在位置,是同一水层,先别管调钓偏钝还是偏灵,至少鱼层和钩饵是一个水层,当连续正口出现,说明饵、漂、钩饵都没问题,只需要根据后继鱼情再做微调即可;如果连续出现偏口,则说明钩饵和实际的鱼层,是有一定偏差的,这个时候,需要找一下实际的鱼层,要不然,就是偏口正口的问题,频繁提竿,连续偏口,没几竿之后,窝子就会散掉了;那么频繁锚鱼,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尽快解决频繁锚鱼的诱因,那打的窝子,很快就会散掉了;那么,锚鱼的主要诱因有哪些,分别又需要如何处理呢? 以前有一个说法,叫做浮漂的吃铅太大,这个定义其实是不精准的;我们设定浮漂吃铅时,再大,也不可能大过浮漂吃铅的1.2~1.5倍以上,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在鱼吃钩时,先别说鱼钩刺唇的工作,鱼在把钩饵吞进嘴里,不管是吸食钩饵的力度,还是拖曳钩饵的力度,都很难拖动铅坠的力度,当然,并不是说鱼拖不动较重的铅坠,而是这其中有一个生物现象,叫做预判。 生物的发力,都是通过肌肉、骨骼来进行,而发力的界限,并不是没有界限的,大体上,生物发力的是通过神经元做预判后,来确定发力的大小,如果钩饵体积不大,那么吸食、吞咽的力度,就会符合神经元给的预判,但是铅坠重量太大,这发力的结果,就是拖不动铅坠,或者只能拖动很小的一段行程,拖不动,自然没后果,如果只拖动很小的一段行程,我们再提竿抓口时,结果就是只能鱼钩刺中鱼身,而不能刺中鱼唇;如果连续出现2次以上锚鱼,那就赶紧修剪铅坠,至少修剪到钓目上升1目,这样锚鱼的情况会马上消失。 |
- 上一篇
别人钓鱼爆连,你这没口干瞪眼?
聪明的钓友这个时候回去找原因,钓具的选择上边出现了问题,不摸鱼情会导致的问题,在不知道鱼个体的情况下:也许水里面的鱼个体比较小,那么就会导致垂钓过程变慢,太小了如果水里面都是大鱼,体型偏大的鱼相对比较喜欢吃素:而体型比较小的鱼比较喜欢腥,水里面都是大鱼的话也许用腥味的饵料一口也没有。相反你用味道淡的素饵钓鱼,水中都是小个体鱼的时候一样没口,如果钓友不去细分去掌握鱼情,钓不同的鱼有不同的方法:
- 下一篇
使用长短浮漂,长短子线以及长短鱼竿的一些方法
钓鱼有时还真要比长短,所以下面就以我二十多年的作钓经验,浮漂以及子线长短的应用,不少人都喜欢用长竿短线来作钓鲫鱼。当然也并不是说不能用短竿,还有如果只是想钓钓小鲫鱼,但如何根据鱼情正确利用长子线和短子线,冬季垂钓轻口鱼都想使用到长子线,容易降低鱼的警觉性,子线越长就越容易缠绕,需要频繁扬竿时,还有就是遇到有走水或者有杂鱼闹钩,长短浮漂:但浮漂正确使用的重要性,浮漂越短也就越灵敏,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夜钓三黄金时辰!老钓友分享“偷鱼时刻表”,渔获减半!
- 夏末秋初野钓鲫鱼,掌握这些技巧,让你鱼获翻倍!
- 水里有鱼不咬钩?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再钓到鱼
- 这些鱼已经绝迹,这几种鱼千万不能钓,你知道都是些什么鱼?
- 长江暗藏“游动黄金”?重庆钓友意外钓5000元奇鱼,饕客争抢!
- 三伏天钓鱼“五大阴招”!专治鱼不开口,隔壁钓友看你表演!
- 怎样在黑坑垂钓滑口鱼?看漂抓口是关键!
- 如何在黑坑正钓鲤鱼?掌握五个阶段技巧,拉鱼拉不停!
- 野钓调漂总是调不好?原来与鱼吃饵、饵重有关
- 鱼浮头三大原因!九成钓友只知缺氧,第三种最要命!
- 野钓如何找到一个好钓位?鱼情好的钓点为什么会突然停口?
- 四川河岸搁浅很多“红尾”鱼,当地人躲着走:这鱼狗都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