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钓鱼如何少走弯路,助你成为钓鱼老鸟
如何配置饵料?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首先说,钓鱼往往是有阶段的。对于许多新手朋友,其实最想要的,是配置好的饵料,直接拿来加水可以挂钩的那种。这没问题,因为你谈一堆鱼情,不如给个配好的饵料,让他钓一条鱼,今天高兴一下,这其实比讲许多配饵原理要来的更直接一些。钓不到鱼,没有兴趣,新手很难不断去琢磨钓鱼技巧。 昨夜西风凋碧树,新手喜欢钓草边 但对于已经上道的老钓友,往往会玩的更深一些,提前配置好的饵料,往往不能应付多变的鱼情。比如配置了一款偏腥的饵料,到钓场发现鱼口比较偏向素饵。这就不合适了。所以老钓友往往是现场开制饵料、根据当时的鱼情去配饵,甚至在一天当中,开制好几款饵料,更换钓位等等,为的是让饵料适应鱼情,更好的去发现鱼口。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钓鱼消得人憔悴 这个开头想要告诉大家:新手总会变成老手的,授人以鱼往往不如授人以渔。对于一些已经渐渐爱上钓鱼,手中有许多种类不同的饵料,但对配饵仍有疑问,想要了解的更多一些的钓友。本篇文章,可能能够帮到您。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初级钓友需要多练习田字格:如何快速划分你手中的饵料?什么是基础饵,什么是主攻饵? 中级钓友需进一步认识饵料:为什么说市面上的饵料都大同小异?渔具店配饵为何一用就是七八种,香型饵料叠加使用的意义? 老钓友必备的宝典:神乎其神的并不是饵料,而是对鱼情的把握,如何根据鱼情这个大前提去配置更加对路的饵料? 众里寻他千百度,钓鱼技巧却原来在这里 1、如何快速划分手中的饵料?什么是基础饵,什么是主攻饵?许多新钓友,在买饵料时,往往会买许多袋各个渔具厂家生产的饵料。对于同一个品牌的系列饵料,往往会有建议的用量、搭配方式。 那么在实际使用中,不同品牌的饵料,如何搭配呢? 难道不同的牌子,没有配方和说明,就不能随意搭配吗?不是的!且看下文 (1)鱼饵其实来源于农作物的下脚料,进口也不例外 我们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方便面,各家都生产,味道相似,都有酸菜牛肉面,红烧牛肉面和香辣牛肉面,调料面饼加水比例近似。比如,猫粮狗粮,各个厂家都出,成分大同小异,狗和猫都会吃,不会说换个厂家它就一口不吃。比如鸡饲料和鱼饲料等等。再讲远一些,每年的渔具展会,各种的渔具层出不穷,许多钓友逛完展会,会发现,好像一家出什么东西,其他几家也都迎头赶上,都出这个东西了。而且许多简单的渔具,看起来好像只是涂装不同,用起来差别不大。 是的,你没有感觉错。因为许多产品是贴牌、代工的。因为在商品时代,分工更加明确,不可能许多人都去做生产者。往往生产过剩,更多需要的是销售。 回到饵料,其实也是这样。我们剥去饵料的包装袋看看。就像是把各家的方便面剥去。是不是剩下了面饼和调料呢?这样也许更好理解钓鱼用的饵料。饵料本质,是利用农林牧副渔的下脚料产品,所生产的一种动物性食粮。 有钓友问了,为什么是农作物下脚料而不是用直接的谷物呢?因为农作物首先是给人吃的。比如,我们用大豆榨油,那么剩下的豆粕会做处理,粉碎的,可以作为各种动物的口粮、或者鱼饵的基础料。膨化的,有的可以当做廉价轻麸增加雾化。成块的,可以用于做海竿翻板钩的翻板饵,或者直接用于水库打窝等。比如,地域性的差异,有的地方产的是花生,那么这个地方的花生麸,就可以作为动物口粮,或者鱼饵的基础料。比如,国外进口的某饵料,其系列鲤鱼饵料,就是使用海产品下脚料加工物,做成膨化颗粒,用于钓鱼的,也是下脚料。 下脚料并不代表着不好,相反,合理利用,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 食用大豆 鱼类饲料:豆粕 (2)饵料的成分如何划分?什么是基础饵、主攻饵? 上文说了饵料多是由农作物下脚料制成,我们现在开始为大家讲讲,如何根据成分划分鱼饵,从而更好地配置饵料。 首先我们来看一款常规鲫鱼饵料的成分: 60%左右的炒熟的小麦胚芽 豆粕、花生麸等谷物下脚料(视当地农作物下脚料种类不同而配比不同,一般当地盛产哪种谷物,哪种谷物就多一些) 20%雪花粉 20 拉丝粉 甜味、香味、腥味食品香精。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鱼情需要,饵料会进一步粉碎为不同的目数。比如钓大鲫鱼,甚至配合钓鲤鱼,谷物的片状会粗一些,大一些。钓小鲫鱼、冬季钓鱼,则会粉碎的细一些。 鲫鱼饵料的基本组成 再看一款常规鲤鱼饵料的成分: 50%的谷物、破碎颗粒混合物 30%膨化颗粒 20%雪花粉香型饵料 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的饵料,多数是复合型的,即上述两种饵料。但如果把上述的两种饵料拆开,就得到了各种的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 鲤鱼饵料的基本组成 比如:颗粒粉、谷物。就是单品的基础饵料 养殖颗粒 比如:粉碎的谷物 雪花粉 甜味、香味、腥味食品香精,就得到了各种的主攻饵 谷物、小麦胚芽 比如:雪花粉、拉丝粉、轻麸等,就是各种状态饵 雪花粉 对于新钓友而言,配合上述的文字和图片,就能很好的划分和理解你手中的饵料了。然后,按照基础饵 主攻饵 状态饵的公式,即可将各家不同包装的饵料,混合在一起,配制成钓鱼饵料去使用了。 认识饵料的成分,划分手中的饵料,是钓鱼需要进入的一个门槛。 2、为什么说市面上的饵料都大同小异?渔具店配饵为何一用就是七八种?如果您已经明白饵料成分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这一段,我们讲讲,中级钓友,如何更好地配饵。并且以四款饵料,再次说明,为何市面上的饵料,都是大同小异的。 (1)市面上的饵料成分、状态、香型都大同小异? 以下我们举出四种鲫鱼饵料。隐去它们的厂家和名字,从成分、味型、状态这三方面为大家讲解其用法的不同。 这是四种饵料的成分近看图: A饵料 B饵料 C饵料 D饵料 A,B,C,D看起来四款饵料成分近似,都是雪花粉,但实际上用法却大不同。 我们为大家解读一下: 一般有颜色的饵料,多是进行了染色,比如红、黄、绿等颜色,并且会加入一些香型。而无色的饵料,则大多不加香型。ABC三款饵料,是含有香型的,D饵料不含香型。 作为状态饵:D>A/B/C,但四款饵料都可以作为状态饵使用。 原因是:这四款饵料在成分上,都属于雪花粉类饵料,理论上都可以作为状态饵收水或增加雾化使用。但D为雪花粉加拉丝粉成分,本身不含有香型,因此作为状态饵可以大量使用。而其他三款饵料都含有香型,在改变饵料状态的同时,也可能改变饵料的味型。所以不适宜大量作为状态饵使用。 作为味型饵:A/B/C>D 原因是: A和B、C都属于雪花粉加食品香精的加香型饵料,针对性较强。D则不含有香型。 作为成分饵 A>B/C/D 原因是:A中含有一定的谷物成分,而其他三款饵料由较为单一的雪花粉组成,因此作为基础饵会差一些。但如果作为对饵料中雪花粉薯粉成分的补充,则ABCD效果近似。 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饵料的成分其实大同小异,但是状态、香型的不同,造成了其用法上的差异。但如果能够细致入微的掌握每一款饵料成分、状态、味型的不同。了解不同饵料成分状态味型之间的差异,那么在用饵时,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熟练地效果。 配制复合味型的饵料 (2)渔具店配饵为何一用就是七八种,香型饵料叠加使用的意义? 许多渔具店经常会出售自配饵料。配饵时会倒一大盆子饵料,十多种。 那么细心的钓友会发现,除了大量不同粗细的窝料、片状大小不同的谷物类饵料外,往往渔具店配饵时,会使用各个厂家,不同的香型鲫鱼饵料去混合。有时这类香型饵料,会用七八种。 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何需要这么繁复的配方? 其实首先谈饵料,需要谈鱼情。渔具店卖的这类饵料,往往是针对黑坑配制的。黑坑里面钓友们用什么饵料的都有,因此各种香型可能在这个坑里都用过了。 那么,为了能够起到一个广谱、不同与众的效果,就需要一种比较复合的香型。这样的话,无论是什么来源的养殖鱼,可能都会来吃一口。并且在水质不断变化的黑坑,较为突出的香型,效果会更好一些。所以多数时候,配饵除了搭配饵料的成分外,就是搭配香型。 这种方法,是黑坑钓养殖鱼时的方法。复合的饵料,复配的思路,往往也就决定了,这类饵料虽然广谱,但针对性不强。对于初级和中级的钓友,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那么如何能够让你的饵料更加具有针对性呢? 答案是,需要把握鱼情。针对不同的鱼情去配饵,而不是靠固定的配方去碰鱼。老手,不会死守一个配方。 3、神乎其神的并不是饵料,而是对鱼情的把握,如何根据鱼情这个大前提去配置更加对路的饵料?(1)划分饵料的味型浓淡和诱鱼效果 上一段我们讲了饵料的味型,搭配饵料,其实就是搭配成分和味型。 那么如何搭配味型呢?答案是试验。我们用鼻子闻的味型,往往是饵料表面的香型的浓淡,但这种浓淡,是空气中的,并非水中的浓淡。 举个例子,市面上的钓鱼小药,红薯大麦膏、果酸。可能名字都相同,但是各个厂家的配方不同,浓度不同。那么虽然都是一个名字,但用量肯定是不同的。 怎么办呢?只能靠试验去观察其用法用量。找到一个不死窝的用量。 对于我们常用的饵料,也是如此,如果常用不同厂家的饵料和添加剂,慢慢的就会发现其浓淡的不同。因此说,钓到这个程度,需要很长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有的。 区分干粉味型和加水后的味型:首先,饵料味型的浓淡是需要加水才能体会的,比如,标注香腥味型的干粉饵料,可能闻起来很香,只有香味。但加水后,就会变淡一些,搓饵时会闻到一些腥味,那么此时的味型才是饵料加水后的味型。 其次,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饵料在水中容散、被水稀释后的味型,可以在搓饵后洗手,饵料残留在手指上的味道,可以体现出饵料味型的浓淡。 最后,将饵料进行经时放置,比如放置一个半小时,观察其味型的变化,放置3个小时、5个小时,观察其味型的变化。可以得到饵料味型强度变化的数据。 经时放置5小时后的味型 这些都可以侧面了解你手中饵料味型的强度。从而划分味型浓淡不同的饵料,再去钓鱼。 (2)如何根据鱼情这个大前提去配置更加对路的饵料? 谚语说:冬浓夏淡。浓要浓到什么程度且不死窝?淡要淡到什么程度才有口?实际上,往往一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掌握不同的鱼情,根据鱼情,配置不同浓淡的饵料,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 如何根据鱼情去配置饵料呢?这只能实战。 但有一些基本原理可以告诉大家: 比如说,黑坑在于攻,野钓在于守。 对于生口快鱼来说,香和腥、大量高蛋白的饵料,往往是鱼的最爱。对于滑口鱼来说,淡味型的饵料,低调留鱼的酒米窝料,往往是可行的方法。 对于野生鱼来说,守候,打窝、不惊鱼、自然保守的饵料,也许是制胜的法宝。 当你已经学会划分饵料成分、掌握饵料的状态、细分饵料味型的浓淡。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可能已经是一个非常熟练的钓友了,也许已经身经百战。 有关钓鱼这个爱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呢?也许就在于其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天气因素、水情、鱼情。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不可能有常胜将军。本文,也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 对于喜欢钓鱼的朋友,多钓,才是学习钓鱼最好的办法。 |
- 上一篇
不会挑选鱼线?看完这篇选线心得,你就知道怎么选了
只能是通过鱼竿借助鱼线来垂钓了。所以说钓鱼的时候选择好鱼线,所以今天给钓友们分享一些选择鱼线的心得,如果你不会挑选鱼线,毕竟跑鱼是钓鱼当中的大忌,钓友们在选择鱼线的时候,摸一下鱼线是否有凹凸感或者是颗粒感,那么这说明这鱼线做工不行,相反如果鱼线摸着细滑没有问题的话,鱼线质量还是说得过去。看下打卷的鱼线是否会逐渐恢复如初。同样钓友可以取来一节鱼线打个结,如果鱼线打结的地方没问题,
- 下一篇
你以为浮漂走水,仅仅是漂目打斜,观漂不易么
浮漂会因为这些原因,出现打斜、移动、阴漂等现象,针对走水这种因特殊天气、水流导致的漂讯,甚至直接会和水面平行,会出现类似走水,1、浮漂自身的同心度有问题;应该能保证浮漂在受铅坠、钩饵下拽拉力时,浮漂应该是稳定垂直于水面的,都会导致浮漂进水,也就是浮漂漂肚漏水,不可能让浮漂均匀渗漏,中心水域低而找底不精准,导致浮漂打斜,也会出现类似走水迹象的原因,2、竿稍压水、用长尾、长脚浮漂;当浮漂被轻微打斜,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