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使用子线避免跑鱼?
子线一直在钓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是春夏秋冬,要想顺利的钓到鱼,就得重视子线。在平日的施钓中,有许多都会因为没有恰当的运用子线而让鱼跑掉。要知道,跑鱼是最不愿见到的事。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从子线方面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一、鱼的吃口情况不同,所用的子线也需不同 在不同的情况下,鱼儿的吃口情况是不同的。不管钓大鱼还是钓小鱼,鱼儿都会因为水质、水温等情况的不同,或者因为自身原因出现不同的吃口情况。 生口鱼,就是长时间没有被钩子钩住过的鱼。因为没有被吓到过的经历,所以它们的胆子往往很大,对鱼饵没有太大的警惕性,在吞饵之前压根不会试饵。因此,钓它们时,子线可以适当的短一些,也可以稍微粗一些。 轻口鱼,就是被钩子钩到过很多次的鱼。在这些鱼之中,有的是吃口浅自己逃脱的,有的是钓者放生的。不管是哪种,它们都会对鱼饵产生很大的防范心理。在钓这类鱼的时候,钓者不仅要巧妙用饵,还要恰当的选用子线。在钓这类鱼的时候,子线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短。此外,我们所选的子线还应当软一些,不能有太高的硬度。否则的话,鱼儿在就饵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困难。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提高中鱼率。 滑口鱼,和轻口鱼相似,却比轻口鱼更谨慎。要想让它们吃饵,钓者可得花费一番心思。要想钓此类鱼,子线同样不能太粗,因为一旦子线过粗,它们很容易感知到潜在的危险。在水情允许的条件下,子线最好长一些。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让鱼儿的警惕性小一点。另外,钓滑口鱼时,又软又细的子线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子线,能够更快的将鱼讯恰到好处的传递到鱼漂上。
二、鱼儿的体重不同,所用的子线也不同 要想让所用子线的规格,和鱼儿的体重相符,钓者就得线对子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子线是有线号的。线号不同的子线,在线径上有一定的区别。线号越小,子线越细,线号越大,子线越粗。线号不一样的子线所能承受的冲击力也不同。当然,子线本身的轻度也不同。优质的子线一定是不容易发生变形、不容易出现涨号情况的子线。好的子线,大多能轻松的适应高温和低温的环境,而且摸起来很是光滑。 子线的硬度是有区别的。子线的硬度越低,子线就越软,这个道理都明白。一般情况下,硬度低的子线能降低鱼儿吸饵时的难度。反之,硬度高的子线能增加鱼儿吸饵时的难度。如果不是不得已,我不建议大家用硬子线来垂钓。不过,这并不代表硬子线没有优点。用硬一些的子线钓鱼的时候,鱼漂接收到鱼讯的速度非常快。 钓小鱼时,子线宜细一些。钓大鱼时,子线应当粗一些。毕竟鱼儿的体重和中钩之后的挣扎力,都是会施加到鱼竿和子线身上的。如果钓大鱼时,子线太细,很可能出现断线的状况。 三、钓鱼时,用多长的子线更科学 其实,子线的长度是没有具体标准的。有些钓者经常问钓某种鱼需要用多长的子线之类的问题。其实好多问题都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虽然有人会回答说:钓小型鲫鱼时,应当用15毫米的子线。钓大型鲫鱼时,应用28毫米的子线。虽说这些答案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其中掺杂了不少个人习惯。 只要记得,施钓没有固定的法则,用子线也没有不可更改的标准。要想有一个不错的渔获量,就得多观察施钓环境,多观察鱼情。 |
- 上一篇
浮漂晃动提竿无鱼的3个原因
浮漂有动静提竿没有鱼,提竿无鱼一般有以下3种原因导致。1.错失提竿良机鱼吃钩太狡猾都容易错失提竿时机,当鲤鱼吞食完鱼饵、准备转身游走时牵动鱼线,否则会惊跑窝中之鱼。该鱼很有可能还会回来进行反复试探,直到确定无危险后才会再去吞食鱼饵。2.扬竿角度有误起竿、扬竿的瞬间能否中鱼与角度高低有直接关系。也会导致刚上钩的鱼脱钩。钩饵的落点往往就是钓点。
- 下一篇
图解快速简单的绑钩方法,三步即可
就是指将渔线和鱼钩绑在一起的动作,绑好的鱼钩才能拿来垂钓。绑钩时,必须绑得结实、牢靠,否则就会脱钩跑鱼。当绑钩很小,渔线线又很滑时,要想绑得牢靠,必须掌握好方法,在绑钩的时候还要注意使绑钩线处于钩柄内侧,绑钩的方法很多,很多可能都会绑了,但没有什么常用绑法,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款,简单方便的绑法吧。第一步先将钓线折一线环,以手指捏住钩柄及线环。第二步利用拇指、食指、中指撑开线环,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