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钓法不同鱼吃饵咬钩的鱼讯特点
鱼类摄食的方式各异,我们现在钓到的大多是以吸来完成摄食的鱼种,如卿、鲤、草、青、鲢等等。 鲫鱼利用鱼鳃肌肉的力量进行张合,对水产生压力,使水在吸的作用下流入口腔又从鳃排出,食物被鳃丝阻挡留在口中,合味则下咽,不合就吐出来,吸食时饵运动到口腔的路线是笔直的。观察鲫鱼的吻端可以发现,上下颌基本平齐。所以,它要摄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食物必须采取俯角,使食物、嘴和身体处于同一直线上,才能方便轻松地吸食。食物入口后,鲫鱼会自觉调整身**置,继尔离开。于是,吸食、调位、离开构成浮标反应的摄食过程。 这三个顺序概括了鱼类摄食的基本形态,但在不同钓法产生的鱼讯又有很大差异。 以散子漂卧钩底钓为例,在俯角角度相同的情况下,鱼的吻端与饵的距离大于饵坠距离时,鱼的吸食会使饵拖着坠一起运动,漂因坠的运动而出现下沉。饵入口,鱼调整身**置时坠留在嘴外,则随鱼身放平坠的离底会因自身重力使它向下方垂点运动,然而坠重因脑线与钩的连接把负重转嫁给了鱼嘴,浮子被解放了,开始上浮。如果鱼嘴离底的高度小于钩坠的连线长度,坠的重新落底不会对鱼嘴构成负担,这时浮子有一沉一浮的点动。鱼吸食后调整**的第一个动作是抬头沉尾,此时若鱼嘴离底高度大于钩间脑线坠的长度,坠被拖着离开水底,浮子会徐徐向上抬起,送漂提竿十拿九稳。 鳊鱼的口型与鲫鱼相似,但扁且高的体型使它在吸食后的抬头调位幅度大大高于鲫鱼,所以鳊鱼的送漂更甚于鲫鱼。鲤鱼的嘴形特点是上颌盖过下颌,由此而有摄食底饵的便利,只须很小的俯角就能将饵吸入。另外,它又有游动拱食的习性,一边摄食一边前行。浮子出现黑漂就是饵拖着坠,坠拖浮子移动的结果。 草鱼体长嘴大,上颌虽不及鲤鱼那么突出,但下颌肌肉收缩有力,能产生足够的吸力,吸食距离比鲤鱼远得多。尤其是在争食时吸力之大在饵的运动过程中就有了浮子反应,而此时钩尚未入口。接着,钩进入口腔还有一个将饵推向咽部的过程,如果只看到浮子的运动急于扬竿则很可能钩还未入口。 鲤鱼、草鱼等大型鱼类的吸食也会调整**,所以浮子上浮并非鲫鱼和鳊鱼的“专利”,只是它们的调整比较缓慢而已,反应在浮子上的幅度和上浮速度不及鳊、鲫那么明显罢了。用散子浮标底钓都以浮子上浮为扬牢时机,其抓住的正是鱼将钩完全吸入后作**调整的关键时段。相比之下,浮子一沉一浮也有一定上钩率和钓鲫视黑漂扬竿得失参半就容易理解了。 |
- 上一篇
节省铅皮的方法,不看会后悔的
每次都要调整铅皮,实在是太麻烦了,也比较浪费!我想到了一个比较便捷的方法,多次使用比较有效!1.准备铅皮条若干个,2.先剪一个1厘米长(假定最小的)的铅皮 3.然后再剪一个比1厘米长的0.5-1.0毫米的铅皮 4.重复3的动作,每次都比最后一次剪的铅皮多0.5-1.0。5.剪完后你就有了从大到小的铅皮10多块了,现在要做的只是给铅皮编号。用剪子在铅皮上面扎眼,
- 下一篇
沼气泡与鱼泡的区别及常见鱼种的鱼泡表现
鱼泡,钓友可以在鱼泡附近下钩,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沼气泡和鱼泡的区别以及常见对象鱼的鱼泡了解一下吧。要将鱼的泡和水域中其他的气泡(如沼气泡)区别开来。就不是鱼泡。其余的气泡就极可能是鱼泡,这是鲫鱼的游动泡;鲫鱼的吞食泡不同,鲤鱼泡 鲤鱼泡吐出的少,出水后像开水泡一样翻动散开,雌鱼连续泡较多。鲢鱼、鳙鱼泡 鲢鱼、鳙鱼一般情况下不冒泡,只有在窝内吞食饵粒时出现既细小又均匀的气泡,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