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鱼做窝的原因之寻窝技巧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窝,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窝,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窝,于是能否准确地找到鱼窝,就成了钓好鱼的关键。
一、影响鱼做窝的原因 1、就季节而言 有七上八下九归沱之说。即七月鱼逆水上游,八月鱼顺水下游,九月天气渐冷,鱼回游深水归沱。 2、就天气而言 炎热鱼入深水避暑;凉爽鱼游浅水寻食;寒冷鱼又在深水保暖。夏天,早晚及夜间凉爽,鱼游浅水,中午炎热,鱼潜深水避署;冬天则相反,早晚及夜间天冷,鱼在深水保暖,中午气温升高,鱼游浅水寻食。然而不分冬夏,有一个稍好的钓时,便是早晨和傍晚。俗话说"早钓太阳红,晚钓鸡歇笼"。 3、就水域而言 江河溪流,称流水(动);有山塘沼泽水库,称静水。而动静两类水域,鱼窝的所在点也不尽同。 二、如何找鱼窝 凡鱼窝者,不外乎凹窝、草窝、水中障碍物旁为窝,水中梯坎旁为窝,水中乱石间为窝,水中崖腔为窝,等等。因鱼为要防止天敌和自然灾害而寻找这一类地方为栖息之所。遇天敌有缓冲之时,遇风浪有遮挡之避。故而,在此鱼窝垂钓者,必事半而功倍也。 1、凹窝 静水中直接垂钓凹窝即可。而流水冲则不然,需垂钓凹窝之偏上游一点,让饵香漂流入窝,唤起鱼的食欲,引鱼上钩。若直接垂钓凹窝,则饵香漂流在窝外,虽也能钓上鱼,但钓绩不佳。 2、梯坎窝 静水中凡靠梯坎垂钓即可。而流水中则分上游与下游。鱼儿一般为避流水冲刷而栖息在梯坎之下游,便于更好地休息。所以,钓者应垂钓在梯坎下游靠近梯坎的地方。 3、障碍窝 水中有大石头,称石头窝。静水中石头周围一般都是鱼窝。而流水中则不然,鱼窝只在石头的下游而不在上游,垂钓者只能钓石头下方。若水中不是石头,而是树枝桠,则称枝桠窝。静水中枝桠窝周围都可垂钓,而流水中则不同。虽然鱼躲在枝桠窝中,而你只有在枝桠窝的上游垂钓,才可以将饵香送入窝中,引鱼出窝上钩。若直接垂钓窝中,则卡坠频频;若钓窝之下游,则饵香随大江东去,效果欠佳。 4、草窝 静水中钓草窝旁或在草窝中捞出一块位置即可。而流水中则不行,只有在草窝上游垂钓,将饵香漂入草窝,诱鱼出窝就饵才行。 5、船窝 静水中,船之周围皆可钓。而流水中,却只有在船之上游方可将饵香送入船底,诱鱼就饵而钓之。 三、如何探鱼窝 首先,在选好钓位后,不要急于下诱饵,试竿,而是取下钩坠,用细线拴一小石子或串一铅坠系于钓线上,提竿在钓位水域前后左右频频探寻。若一处有水中大石,这是石窝。挪动钓线,若坠在石窝中左右前后移动时有卡坠且手感坚硬者,必有一小处不卡坠,这便是数个大石堆在一起形成的石窟窝,常是鲶鱼的藏身之处。若水中频频卡坠,且手感稍有弹性,则是枝桠窝。若其中一处稍微深了一点,这是凹窝。这样探寻,若坠被卡死,则稍加一点力将系坠的细线(通常用棉线)拉断而起竿,避免钓线损失。探好窝后,其次才是投诱饵等等。 寻窝是一种技巧,来不得半点虚假。而这种技巧,靠的是人的思维。用哲学的思想去指导你的思维,用辩证的方法去调整你的逻辑,将使你大有收获。 |
- 上一篇
鱼的嗅觉与味觉和侧感触觉介绍
一、鱼的嗅觉与味觉 有研究表明,鱼类的嗅觉与味觉异常炅敏,鱼在水中生活,一进一出即可嗅出水中的不同气味。鱼的唇部、口腔和触须上布满了味蕾。其他部位也有味觉神经的分布。味蕾与鼻子共同担负着对水体中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的任务。所以鱼在吃食时,通过味道辨別食物的可食性,合乎口味的就吞吃,鱼类辨别甜味的能力,鱼在水中发现饵食,远距离则全凭嗅觉。食物的气味实际上成了鱼类觅食的向导,
- 下一篇
两大迹象教你如何判断水中是否有鱼
钓点的选择目的无疑是为了能钓到更多的鱼。如果水中无鱼,选位也就失去了意义。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水中究竞有没有鱼和有些什么鱼呢?这就需要对水情进行一番仔细观察,通过某些迹象加以分析和判断。一是看水情 水情包括水色、水温和动静。水温和水色己在第二章中谈过了不再赘述(索引),下面谈谈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