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钓点钓鱼的不同应对方法解析
现在很多,喜欢尝试新鲜的钓法和钓点,一些经常在一个钓点钓鱼的钓友,已经熟悉了老钓点的环境水域和鱼情,一换钓场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不同钓点的应对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反拨潮:抛入钓组时首先需注意让浮标在靠近岸边处落水,钓组漂移过程中还要时常带住浮标,让子线、钓钩跟上浮标漂的速度,等它们跑到最前面时再放线让整个钓组继续向外移动。为了避免表层流速快、深处流速慢所造成的不当钓组状态,配咬铅时应遵循越重的铅位置越高的原则,以免钓钩漂得太慢。
二、暗礁区:钓组可设计成轻一些、漂一些的,咬铅少而离钓钩远些最好用,否则极易挂底。如果吸引水流比较微弱的话,就需要将咬铅重量适度往钓钩处移动了,因为这样可以帮助钓组抓住水流。 三、白沫带:假如你要钓躲在白沫区之中或白泡沫下方的鱼时,不妨将重量比较大的咬铅置于钓组下侧(靠近钓钩),以免子线、钓钩太容易被气泡浮起。 四、潮目带:可采载重稍大的浮标,搭配数量少且分散的咬铅,然后充分运用操竿控线手法,使钓组随时呈现浮标在后、钓钩在前的理想状态。 五、本流带:在这里正常钓组根本难以维持钓棚深度,所以必须采过量配铅的方式下竿。 在钓场对垂钓造成影响的,除了钓场的特定环境外,还有以下的因素: 一、风势:风能吹动母线,导致钓组无法顺利地随水流运动,这时可以使用自重较大而浮力较小的浮标,并用咬铅进一步将浮标压沉,使母线大部分都沉于水下,以减少风势对浮标和线系的影响。 二、深浅:即浅钓棚与深钓棚。基本上钓棚越深就需要越多外加的铅重来压沉钓组,而且咬铅位置越集中、越低下,下沉的速度与深度就越大,整个钓组在水中的状态也越稳定。反之,钓棚越浅当然可以用越轻的钓组、越少且分散的咬铅,可是此时受外在环境因素(如风、浪、流等)的干扰也越严重。 三、流速:在母线上较高(接近浮标)的位置加咬铅,甚至可以分段加咬铅。 四、浪况:如果浪脚边为下竿点,则应利用较多的咬铅来克服紊乱的水势。如果离岸稍远,则最好使用号数较小的浮标,咬铅也要分散开来,否则每当浪起浪落,水下的钓组就容易跳来跳去。 五、杂鱼:尽量用轻的配铅方式让钓组漂一些,然后凭撒诱饵技巧将杂鱼集中在某处。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