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30%上钩率的四个小诀窍
上钩率就是钓上鱼的条数与提竿的次数之比,比如你钓上6条鱼,一共提过10次竿,上钩率就是60%,上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鱼获量的大小,下面介绍几种改进钓鱼技巧提高上钩率的诀窍。
一、铅坠方面调整:铅坠的轻重要适当,其轻重要看坠漂的搭配情况,搭配要求根据钓鱼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以沉底钓为例:如果坠子和钓饵都漂浮在水中不着地,那就是坠子太轻。坠子太轻把沉底钓变成浮钓,自然也达不到多钓鱼的目的。如果将坠子沉到水底,让钩饵躺在水底,但钓了很久也不见漂动,将竿提起来后发现钩上的钓饵已经被鱼吃光了。这时稍稍一拖钓饵,鱼感到重量便立即吐钩跑了;或者鱼吃饵动作不大,没有拉动坠子,这样的坠子就太重了。适合的轻重是,坠子浮于水中,钓饵刚沉到水底地面上。这种坠漂搭配关系只要鱼稍微触动钓饵,坠子也会跟着动,坠子动就带动上面的漂,其灵敏度是相当高的。 二、铅坠调整技巧:在上坠子的时候要做三次试验,以确认坠子轻重是否适当。如果在手竿上装五星漂,先看坠子在三个漂入水时是否悬空。如果空渔钩触到了水底的地面,就合适。再看两个漂入水,坠子和渔钩是否都沉到水底地面上;再看四个漂入水,坠子和渔钩是否都悬在水中不着地面。经过这三次试验,浮标、坠子、渔钩这三者就会有非常合适的关系,自然也就有了较高的灵敏度。不论在哪种池塘里垂钓,只要记住水面上要有两个漂浮,其余三个漂沉入水中,如果水面少了一个漂,或者多了一个漂,就是鱼在吃食了。立即提竿,便可获鱼 。 三、上蚯蚓诀窍:有的垂钓者,习惯将一条长蚯蚓的1/5钩在钩上,让其余部分留在钩外,他们以为这样能让蚯蚓在钩头动荡,有效提高诱惑力,却不知事实上这样挂饵利少弊多。将一段长蚯蚓留在钩上,一是小鱼会闹钩;二是鱼难于吞下钩饵。因此常出现提竿无鱼,蚯蚓丢了的现象。最佳的上蚯蚓的方法是,只留麦粒大小的蚯蚓在钩尖,目的是将钩尖盖住。这样,鱼吃饵时很快就会把钩吃进嘴里。在池塘里钓鲫鱼,上钩率可达70%。
四、适急流区域技巧:用海竿在湍急的江河钓鱼时,应选择合适的坠子。因为江河里的水比较急,如果用轻的坠子,钩饵就会随水漂走,钓不到鱼。所以在江河里垂钓,人们往往要缚上100克以上的坠。可这样重的坠子沉到河底,又会常发生饵被鱼吃光,却不见海竿梢动的现象。因此,有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发明了一种活坠。这个坠子用锡或铅、铜铸成枣核形,中间有个比渔线稍粗的小孔。为了不让坠子滑到渔钩上去,从小孔中把线穿过去,并在离渔钩10厘米左右的地方缚点什么东西,或打个结。垂钓时,将坠子(包括钩饵)抛向江心,然后把线拉,枣核坠子就卧在水底地面上,钓饵在它的前方。虽然坠子在鱼咬钩时不会动,但此时的渔线可在坠子的小孔中滑动,将竿梢带动颠动起来。这样就能及时判断鱼情,提高上钩率 。 |
- 上一篇
休闲野钓打窝的五个技巧
总结了一些经验发现野钓打窝其实是很有讲究的。就是风从上方吹向水面,风锋面就是风天钓鱼的一道分界线,风锋面的上方是风头区,风腰区风浪较大则以钓大鱼为主。而在风锋面上钓鱼,将窝子打在风锋面的水体里,窝子要打在有波纹的锋面里,寻找风锋面是很要紧的事。可以将窝子打在浅水里,阴天可钓浅,晴天应钓深,这是清水钓鱼的深浅关系。可以将窝子打在淡黄色的水体里,可以将窝子打在黄色和泥黄色的水体里,打窝钓鱼看水色,
- 下一篇
详细解析鱼类到底是怎么吃饵料的
鱼类是靠其感受器官,在水域中发现食物和摄取食物的。下面我就和大家仔细说明一下鱼类到底是怎么吃饵料的?鱼类都有眼睛,要是鱼类看见鱼饵,因鱼类对颜色较敏感,水丝蚓、白面饵较易为鱼发现;鱼类较易发现,故提引饵钩、采用活鱼、活蛙等鱼饵均易为鱼发现。嗅觉是鱼类最发达的器官,鱼类大都是凭借嗅觉发现食物的,而对某些喜欢夜晚觅食的鱼类,嗅觉更是它的主要觅食器官。如鲢鱼喜欢酸、鳙鱼喜欢酸臭等,鱼类的味觉也很发达,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