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精准找底之我见解
实际垂钓中如何去准确找好底,一直是个值得钓友们探讨的问题,实际中也确实是这样,找过了,鱼看不见钓饵,上钩率差;找不着底,无法垂钓。在此,我就来将我找底的体会,与朋友们交流一下: 一、首先,一定要注意漂“吃饱水”的问题。有朋友要问了,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一个许多朋友没有注意到的简单的问题,就是漂本身是有一定的吃水量,不注意的朋友不知道,垂钓时,每次在调好漂后,钓了一会,明明是调4目钓2目,怎么变成为1目或是平水了?这就是漂本身吃水了。所以,我每次准备在第二天垂钓时,当天晚上就用湿毛巾包住漂,经过一夜,让漂先“吃饱水”,第二天调好的漂就不会再出现目数有变化的现象了。 我们知道,任何水域底下都不是一块硬板,都有淤泥,淤泥上还有一个沉积层,钓饵不能落入沉积层里,必须抬在其上面,才能取得良好的垂钓效果,所以,在垂钓前的找底过程,我是这样做的: 二、用漂原则。每次垂钓前都必须重新进行调漂,这就是我的用漂原则。每到一个新的垂钓水域,都首先应考虑到每个水域的比重和压力不同问题,水域大和小、清和浊,在同样深浅的情况下,出现漂的目数都会不同的。所以,就必须重新调一遍漂。即:将漂抹至一米左右距离,采取增或减铅皮的方法获得当天垂钓所需要的钓目; 三、初步找底方法。初步找底是概略的,方法是用一个略重于钓饵的物品(有的用铅皮、有的用小橡皮块的),应仔细地、多次地在所选择的、准备垂钓的窝点方圆50公分至一米左右的范围内反复试探,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精确找底工作打下基础;
四、精确找底。因为在概略找底后,当你去掉钩子上的小橡皮块,你就会发现:已经找到底的目数会抬高出几目,(有的在钩子上挂铅皮找底、去掉铅皮就会抬高出更多的目数),这就是因为带重量的钩子穿过了沉积层,所以,此时必须再挂饵进行精确找底,因为带饵的钩轻于概略找底时的重量,钩子就会在漂的浮力作用下轻轻地落在最上面的浅中层内,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基本上就是精确的钓目了,这时,根据抬出的目数再谨慎地、多次地在方圆50公分至一米左右的范围内反复试探(也可以边钓边试探),直至找到一个均衡的钓目,就是你精确找底成功。 五、“灵”、“钝”兼钓。按照常规的调漂理论,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多,表示漂象就属于“钝”,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少,表示漂象就属于“灵”。钓“灵”、钓“钝”,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比如:一个场地的每个钓点水下的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水下有杂物、有的高底不平等等,都会随时出现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多少而形成“灵”与“钝”的现象,我认为,只要不露出水面的目数太多,形成大“钝”就行了。还有,塘,大部分都是由浅到深、自然形成的坡度是正常的,抛的远些、就深,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少,钓近些、就浅,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就多,每次垂钓时,钓“灵”、钓“钝”情况会反复出现,一般在2到5目之间都是正常的,“灵”、“钝”反映不大,皆可兼而钓之。 总之,垂钓的经验来源于实践,生搬硬套是不行的,各地的水域情况不同、每个人的习惯和感觉不同,所得体会亦不同。 |
- 上一篇
怎么钓鱼(图文并茂)最接地气的解答
一、选择一个合适的钓鱼场所 选择一个你喜欢花几个小时在户外并且你将有一个高概率的钓鱼场所。出发之前最好和当地的渔具店老板以及多去交流,而且这边钓鱼往往比较容易并且非常适合钓鱼新手去作钓,无论沿岸矶钓还是出海船钓都需要准备充足,二、选择你的钓鱼装备 新手去当地的体育用品商店去选购钓鱼装备,中等长度的鱼竿是适合大多数刚刚入门的钓鱼新手的,新手最好一开始挑选调性偏软的鱼竿,
- 下一篇
钓鱼同用一窝 懂得观察鱼漂很重要
经常看到两个好友凑到一个窝子钓鱼,自然都用一样的鱼饵,即上鱼的鱼饵。多数时候会出现一个上鱼,一个不上鱼的现象。什么原因呢?一是个人的调钓技术不同,不多说了;二是鱼漂不同,这是问题的根本。当讯号更好的鱼漂与普通漂相遇,落钩的钓点不超出二米的情况下,自然只能一个人上鱼,设定两只鱼竿的钩下都有鱼同时咬钩,自然更好、更灵敏的鱼漂先出漂讯上鱼,另一条鱼只能被惊退;如此反复循环,结果一目了然。有自知之明,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