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为什么会有偏口现象的一些介绍
很早以前就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相信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鱼类的偏口现象。 水库和池塘的鱼偏口大家好理解,这个往往是由于饲料的投喂所引起的,比如一个水库长期投喂颗粒饲料,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用这种饲料粉碎或者用水化开后加拉丝粉钓效果就很好,这就是所说的原塘料钓原塘鱼,但是如果那里经常投喂的是麦麸的话,显然如果再用颗粒饲料制作的钓饵钓鱼,效果肯定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万能饵的原因。 对于野钓来说,引起鱼类的偏口现象不光食物本身的原因,还有水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在这里,我今天想说的是怎么在用原塘料钓原塘鱼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渔获,以及野钓中根据水质选择钓饵的问题,这就不得不谈谈水质对鱼类吃口的影响问题了。我将水质归为两大类: 一、水质的肥与瘦 水质肥往往伴有丰富的藻类和微生物,这些生物的出现往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尤其是现在很多地方因为饲养花白鲢的原因,过多的施用化肥促使藻类和微生物繁殖以保证花白鲢的食物供应,而藻类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必然造成水体浑浊且伴有异味,同时也造成了底层目标鱼觅食的两大感觉器官(视觉和味觉)的钝化。自然发现食物的能力会降低,那么只有加大对其觅食感觉器官的刺激才能提高上鱼率。显然提高水体能见度对来说是不现实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对鱼类味觉的刺激。 经过本人多次实验,针对肥水对饵料加酸或者加臭基本上都有很明显的效果。加酸我一般是直接加醋开饵,加臭就麻烦点,我是用压榨菜籽饼用水泡制,经过自然发酵而成,用时取其液体加原塘水开饵。
水质瘦是指水质清澈,水体内食物少,能见度高的水域。这里的鱼类往往觅食感觉器官灵敏,觅食积极性高,动作敏捷。所以饵料选用往往应该以清淡,自然为主,尤其以自然的荤饵效果最为显着。切不可以盲目的加大味道对感官的刺激,往往适得其反。 二、水质的软与硬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的酸碱性,对于偏酸的环境下,往往鱼类感觉器官反映要迟钝得多,所以饵料选择尽量符合其酸碱特性的素饵,在钓点周围形成一个局部的高浓味区,这样会发现你的钓获往往高出旁人很多。而味道尽量选择酸,甜,自然类的腥或臭。 偏碱性水域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水质硬,即水体含钙量高。比如四川和广西一些石灰石地带,这里往往也水质清澈,水体内食物少,能见度高,在这些水域垂钓最佳饵料就是自然的荤饵,比如蚯蚓,红虫等,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没有什么所谓的万能饵,只有万能的应对方法,一定要根据环境选适合的饵料才可能有更理想的钓获。 |
- 上一篇
钓鱼10忌大家注意 钓友们来看看必有用
可到最终也许没有几件装备在心中感到十分满意。我个人认为应是太多次的盲目购买所致,对自己的装备随意收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易导致中鱼后不是竿断就是线断的现象;通常可闻久经沙场的钓者自评自己手中的装备是如何的优秀、如何的强悍,经常出现断线、空军或钓得少等现象,我个人认为就是因为没有合理性的搭配线组,才导致出现钓不到鱼、钓得少、断竿、断线等异常问题;
- 下一篇
水质与水色对钓鱼的影响解析
垂钓水体有大海、河道、水库、湖泊、沟渠和池塘,除池塘水情单一外,每一种水体都有特定的水情。水位浅蓝色、淡黄色或青黄色。河流湖泊水色与季节有关,不同流的湖泊水色随季节而变,冬季水色较淡,这主要是水中浮游生物繁殖消长以及泥沙悬浮造成的。池塘水色大多和施肥有关。冬季变淡。水的颜色间接反映了水质状况和鱼饵料的多寡,清澈见底和高度浑浊的水,只有水色淡黄绿、青黄或褐绿、油绿的水中含氧量高,水色灰白发黑,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