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扬竿及保护好小臂的技巧
应该看到,除少数鱼的口腔比较硬以外,我们一般的淡水鱼的口腔还是很软的,即或是用旧了的鱼钩,即或是不很锋利的钩尖要想刺入鱼的肉体还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完全不必如此夸张。 我们扬竿的主要目的就是让钩尖刺入鱼的肉体,鱼的个体大小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扬竿刺入肉体的手法也要有所不同。我以前说过,小鱼是靠力度刺入肉体,大鱼是靠惯性刺入肉体,有些人不太理解。其实你自己做一个很简单的试验就可以理解了。 用一支牙签去水平刺入放在桌面上的樱桃,很难刺入,更多的时候是推着樱桃跑。对这样的小物件,要想刺入它就得用一定的力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爆发力”。没有一定的力度,很难用牙签刺入这样的小物件。 桌面上放了一个西瓜,我们再用牙签去水平刺入。即使西瓜皮很厚,但我们还是可以很容易的就把牙签刺入西瓜了。 即使不实际动手做上诉试验,我们也不难理解上述结果,这就是“小鱼是靠力度刺入肉体,大鱼是靠惯性刺入肉体”的力学原理。 钓小鱼抖动手腕刺鱼的动作很多人都会,但很多人的力度还是偏大。我认为只要有了这个抖动手腕的动作就足够了。但是钓大鱼,靠惯性刺入肉体的手法很多人不会,很多人还是照搬钓小鱼的手法,后果决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 首先是能不能很好的控鱼。对鱼的刺激太狠,鱼的反抗也就强烈,所以我们很多人扬竿后很难把鱼竿立起来,扬竿就拔河断线。即使没有拔河,也要在远处折腾半天才能把鱼拉回到近处在遛鱼。 其次,因为是钓大型鱼,用竿也就偏长(四米五)、偏硬,这样抖动手腕扬竿很容易伤小臂,很多人因此而拉伤小臂肌肉得了“网球肘”。2004年我在游钓初期,就因为扬竿的手法不对而伤了右小臂。 正确的钓大鱼扬竿手法应该是:在收回大臂的同时,有一个自然地上举小臂的动作,手腕基本没有抖动。还有一种手法,原来放在膝盖上的手肘不动,只有一个抬动小臂的动作。无论那种手法扬竿,钓大鱼时都不要抖动手腕。 除了扬竿的手法以外,还有一个握竿的手势问题。我不玩,也就不想说竞技钓应该怎样握竿,只想说说时的握竿手势。 野钓时的握竿,当然要以灵活、有力为原则。怎样才能满足灵活、有力,让我们模仿羽毛球选手是怎样握拍的。 鱼竿的手把一定要在手掌外(这和竞技钓是不同的),手心向左(不是向上),食指伸直其余的指头自然紧握。如果竿长超过四米五,最好让竿把靠近手肘,让握竿的部位再向前移(这点很多人都知道)。 钓不同的鱼,要用不同的竿,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钓不同的鱼要用不同的扬竿手法却被很多人忽视,以至于伤了自己的手臂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一旦手臂受伤,这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赶快改变扬竿手法,再不要去抖动手腕扬竿了,这样养息一段时间再加上适当的治疗,疼痛的手臂还是不难恢复的。 |
- 上一篇
资深钓友谈黑坑钓鲫鱼心得(新手读)
没别的意思,不敢说教新手怎么钓鲫鱼,更不敢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黑坑钓鲫鱼也有几年了,从来没好好总结过。二是希望跟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希望大家多多指点。废话不多说言归正传。关于黑大坑,有人说屁股第一位,有人说饵料第一位,也有人说钓技第一位。要我说嘿嘿都对也都不对。我知道这话说出来让大家嗤之以鼻,各位稍安勿躁,听我慢慢说。记得有一次去某坑偷驴,到坑边见四岸各一人都在连杆,
- 下一篇
钓鱼活动中需要注意水域中的危险鱼种
1、蟾鱼 生活在中美洲及南美洲两侧的热带海域中,体长不一,鱼身粗胖,牙齿犹如剃刀,水虎鱼十分危险,特别是干旱季节水位下降时。3、银鲛 主要生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的暗礁水域,体长约25~30厘米,但大多数鳍上有尖锐的鳍刺,体色橄榄绿至黑色不等,腹部发白,生活于南美洲奥里洛科河流域和亚马逊河流域,因为浅水中氧气更为充足。一条大电鳗放出的电压可达500伏特,击打其头部,体色鲜艳,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