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内鱼星冒就是不咬钩的处理办法
光发窝子不咬钩,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我认为也是很多朋友一直迷惑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鱼星是怎样产生的?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并非简单,一些朋友认为是鱼吐出来的气泡,这明显是错误的。一群鱼聚在一起吹泡泡,而且是聚在你的窝子周边吹泡泡,这符合动物的行为吗?鱼的体内有那么多气体来吐吗?鱼的确有吐泡泡的时候,但这和我们看见的“鱼星”是有明显区别的。鲢子的鱼星就是从口里吐出来的,虽然较多,但基本上是单个的、均匀的气泡,鲢子的鱼星就明显的区别于鲤鱼的鱼星,稍有常识的人都能区别开来。 由于太阳的照晒,水温的升高,在水底的地表总会产生一些气体,这里主要是发酵的原因。这种气泡聚集在泥土表层,没有外力的作用基本上是不会释放出来的。如果我们用物体去触动地表,这些气体就会释放出来。 鱼儿在地表拱食,包括虾蟹在水底活动,都会触动地表而释放气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触动方式,动物的大小不同、数量多少不同,触动程度也有区别,反应在鱼星上也会有区别。 水体的深浅不同,土质肥瘦的不同,地表所存气体的量也有所不同,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很复杂的“鱼星”。准确的根据鱼星来判断鱼群的大小、多少以及鱼种,是需要相当的经验的。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浅水、小鱼群等),正确的判断鱼星更非易事。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窝子里有了鱼星就说明已经有鱼进窝了,而且基本可以判定是进窝的鱼儿在觅食。至于这鱼有多大,就要看你的判断力了。 在很多经常投放成鱼的商业鱼塘,很容易出现小鱼苗闹窝的现象。小鱼群进窝。鱼星很好,就是找不到提竿的好机会。漂相动作轻微,送不起来拖不下去,即使有点动作也缺乏力度,几乎全是空竿,或间有挂起小鱼的现象,这是典型的小鱼苗闹窝。 成鱼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相互之间的摩擦,加速了鱼体的性成熟。这种商业鱼塘里的鱼摆籽的规律已经打乱,几乎每批鱼都会摆籽,大量的鱼苗很容易出现小鱼苗闹窝的现象。 还有一种情况,明明是大鱼进窝,鱼星很好,就是不咬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滑鱼”。 简单地说,“滑鱼”吃食是很谨慎的,它只吃散食而不吃团食。散食就是那些已经化散了的饵料,团食就是还没有化散的饵料。先抛进去的饵料已经化散了,但是新抛进去的饵料还呈团状包裹在钩子上。“滑鱼”只是谨慎的吸食那些已经化散了的饵料,对还在钩子上的团状饵料基本上是不肖一顾。 解决的办法是增大钓目,使得浮漂对双钩都失去向上的作用力,即双钩始终躺在地上。这时就是饵料化散了也不会和钩子分离,面对这样的散食,“滑鱼”还是敢于下口的。当然,这时还需要降低饵料的粘性,促进饵料的化散。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传统糟食底钓”。软而短的脑线,铅坠到底再加上糟食,这就是我说的传统糟食底钓。 铅坠到底,就有很好的稳定性,坠不动钩子也就不会动;软脑线(多股涤纶线、棉线)没有横向的弹力,并且更容易紧贴地面,这样就少了很多假象和干扰。这种钓法的特点是:糟食很容易化散,化散了的糟食始终和钩子在一起,说穿了就是微型**钩。需要强调的是,这不同于“包食”,它和“包食”的区别就是钩尖上没有“馅”。 |
- 上一篇
钓鱼最佳时间,什么时间钓鱼最好?
早黄昏(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会在卯时之前出现,早黄昏会在巳时开始,但白天钓鱼与晚上钓鱼是有区别的。白天钓鱼有好钓和不好钓之分,有的鱼要钓那个时辰,子时是大鱼活动进食的时间,子夜钓鱼有两种钓场:子时钓鱼,子时钓鱼的温度应不低于25℃,子时越好钓鱼。丑时钓鱼的咬钩频率下降得相当快,子时出现的连续上鱼的现象在丑时可能消失。真正让鱼离场的是时辰,所以丑时钓鱼,丑时在江河钓鱼可能遇上特别大的鲶鱼,
- 下一篇
钓鱼的十大忌讳,请看看很关键
一、忌杂声和振动 我们常钓取的硬骨鱼类的听觉器官是十分敏感的,即使鱼潜在深水处,对非正常的杂声和振动也会惊而躲之。故钓鱼时忌大声喧哗和不必要的跑动,也不要将大团饵手抛式打窝。二、忌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