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爱好者要对鱼的习性要有大概了解
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要想钓鱼,并取得好的成果,首先要了解一些关于鱼类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基础知识,掌握鱼类的基本活动规律,然后才能有把握地配制鱼饵、选用钓具、选择钓点,并采用科学适宜的垂钓方法。因此说,学习并掌握一些与钓鱼有关的鱼类学知识,对垂钓者来说非常重要。 一、鱼类的生理特性 我们知道,常年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是一种冷血变温动物。所谓变温,是说它的体温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鱼类学家把在我国生长的鱼类分为温水性、冷水性和热带鱼三种。 温水性鱼类:主要包括鲫鱼、鲤鱼、青鱼、草鱼、鳊鱼、鲢鱼、鳙鱼、黑鱼、鳜鱼、鲶鱼、翘嘴红鲐等,这是在我国分布最广的鱼类。 冷水性鱼类:主要包括狗鱼、雅罗、铜罗、法罗、胡罗、哲罗等鱼类,它们主要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热带鱼类:在我国主要包括可钓的罗非鱼、鲮鱼等,它们主要生活在我国南方。 |
- 上一篇
钓大鱼正确的提竿时机详解
所谓钓鱼就是喂鱼,就是挖空心思让鱼来吃钓饵。以鲫鲤为例:其上颌弧度较大,下颌较直,且上颌长于下颌,在开、合过程中活动幅度较大,再加总是上唇先行伸缩,所以被鱼钩击中的机率较大,即所谓的正口,这是其口器结构决定的。对这一点我们一定很清楚,重要的是其吃食过程在漂相上的表现,决定了我们是否适时采取行动。读懂了漂相,也就读懂了鱼的吃相。其实鱼并不是吃食,而是
- 下一篇
新手需要了解的常用钓鱼术语
是一种把诱鱼动作同抛竿后压线拉漂送漂定位动作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钓底时使用的主动诱鱼方法。是一种钓底时鱼不吃饵,起到诱鱼吃饵的方法。抛竿饵到位后轻轻拉动浮漂,每次抛竿让饵落在窝子的前方10厘米左右。往往当饵从窝子中拖出后鱼会吃食。使进窝的鱼能轻松发现钓饵。鱼唇被逐渐撕破也会造成中层跑鱼。不准用其他方法抛饵打窝。另一钩上的饵料被抬竿时抖落在水的上层,钩子只钓到鱼唇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