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热气闷鱼难钓,不全是鱼不开口
时光荏苒,夏季的天似乎就两张脸,一面热情似火,另一面狂风暴雨,所有看脸钓鱼的,无不是对夏姑娘战战兢兢,因为没法哄,除了迁就,就是将就; 也就这几天,收到了不少的咨询,提炼一下,发现就两种情况比较多,第一种,连续高温天气,就算在相对阴凉处施钓,大多中钩的都是小鱼,大鱼罕见,而且就算是小鱼,数量也不是很多,炸一盘都够呛; 第二种,就是天天下雨,雨前天气闷热无比,雨中雨后全然无口,什么抛竿、谷麦、手竿,就差撒网了,别说大鱼,小鱼都很难给口,一句话总结,甭管夏姑娘两张脸露出来的是哪一面,夏天的鱼,真心难钓; 要说盛夏鱼难钓,这是实话,要说仅仅是因为天热、缺氧,鱼就彻底不开口了,这也是胡扯,毕竟盛夏的鱼,要说都只是晚上进食,这样不符合生物自然规律; 我们认真总结一下,可以将盛夏鱼不开口的原因,大致总结一下,可能不全面,但是也差不离: 原因一、气压低、缺氧夏季的气温高,所以相应的,大气压力比较低,这样会导致水中的溶氧,和气温之间呈反比,简单点说,就是气温越高,水中的溶氧越低; 对鱼来说,溶氧越差,食欲越差,为了适应这种低氧的状态,除了上浮到中上水层,不进食是最常见的状态; 原因二、夏季食物充沛夏秋二季,对鱼来说,是生长的旺季,水草、水藻、昆虫、微生物,甚至夏季时常起风、降雨,都会给水域中带来大量的食物; 所以在夏季,鱼群基本上不怎么缺吃的,如果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钓饵相对于鱼,就像是下馆子,但并不是常态,所以我们自认为香喷喷的钓饵,对鱼来说可有可无; 原因三、水温骤升骤降对人来说,夏季早晚气温适宜,但是日间就高温难耐了,如无必要,压根就不愿意出门;对鱼来说,其实也是如此,毕竟水温受气温影响很严重; 但是,因为有有恒温调节功能,作为变温动物的鱼来说,除了自身适应环境温度,没有其他办法,而一旦鱼进入适应温度的生理过程,必然会停止进食; 在夏季,降雨前后,水温的变化,人感觉没什么,但是对鱼来说,是需要进入调节机能,才能适应水温变化,可能需要的时间不像冬春季那么久,但是我们凑巧遇到了,也没什么办法;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以上这三种原因才会导致盛夏的鱼不开口,但是,以上这三种原因,则是最常见,也是几乎无解的诱因,那么,到底有没有什么技巧和办法,可以在盛夏,让我们能找对时机、钓获上些许渔获呢? 技巧一、早晚出钓,避开白天的高温这一招其实没什么新鲜的,对老鸟来说,清晨5~9点之间,虽然起的有点早,但是这个时间段出钓,至少会有鱼口,而下午的6~11点之间,则是一天之中,鱼口较佳的时间段; 之所以不提夜钓,因为大多数钓友,要么为了第二天上班保持充沛的精神不能夜钓,要么就是不适应夜间出钓,虽然夜钓不管是鱼口还是渔获,都是最好的; 技巧二、目标鱼宜小不宜大夏季不是不能钓大鱼,而是根据目标鱼的大小,出钓的时机、时间,都有讲究,如果出钓时间短,那就干脆息了钓大鱼的心思,毕竟夏季的水域,食物充沛,大鱼不缺吃的; 如果是钓小鱼,那就比较好操作了,毕竟小鱼的存量密度大,食口相对简单,发窝效率、速度,明显优于钓大鱼,虽然就算中钩鱼体型普遍不大,但是有的钓总比钓不着要好。 技巧三、别忌讳用腥饵夏季是小鱼必然会闹窝的季节,不管我们用什么办法,除非是素饵打窝素饵钓,而且还得是雾化极差、极慢的素饵,否则小鱼闹窝就是必然的; 那么很多钓友,为了避开小鱼闹窝,对腥饵避之如虎,甚至略香一些的饵料都不敢用,要么是麦粒、玉米粒做钓饵,或者做窝料,要么是谷香味的饵料为主; 结果是,就算发窝,鱼口也不怎么样,原因很简单,在夏季,不管是腥饵还是素饵,鱼都不缺,但是补充易于消化、转化的动物蛋白,肯定比植物蛋白效率要更高一些; 所以我们不要太忌讳使用腥饵,无非是在使用时,注意一下比例,以及控制一下饵料雾化的速度、状态等; 盛夏出钓的注意事项在盛夏出钓,要想渔获,除了用以上的三个技巧之外,还有两个必须要注意的事项,这样在实战中,才能做到有口有鱼: 一、饵料状态越黏软越好 在盛夏钓鱼,很多钓友都喜欢用麦粒、玉米粒之类不雾化的饵料守钓,其实论效果而言,除非钓点正好在鱼窝附近,鱼口效果是很糟糕的; 夏季的鱼群,除了在夜间,从太阳升起开始,就算是底栖鱼,也大多数不在水底,最起码不会是贴着水底,比重大的饵团沉底,其实被鱼找到的效率而言,并不算高; 而黏软的饵料,随着饵料不断溶散、雾化,鱼钩残留饵料的时间会比较长,整体比重更轻一些,所以鱼给口的概率也会大很多,反而使用比重大的麦粒、玉米粒,几乎很难守到鱼开口的机会。 二、如果没有时间守钓,窝料溶散越好,发窝速度越快 这是一个需要根据经验做出选择的注意事项,在夏季出钓,春季、秋季、冬季惯用的窝料,效果很是一般,要说根本原因,还是夏季的水域中,对鱼来说,食物太过于充沛; 所以不管是窝料的数量、味型上,不管怎么调整,对鱼的诱惑力,始终不算很好,所以更有效的手段,反而是先让窝子发起来,小鱼闹窝,就让其闹着; 这样体型大点的鱼,才有可能进窝,做过几次试验,用麦粒打个窝,用玉米粒打个窝,打窝后6~8个小时内,发窝的迹象有,但是基本上没有实口; 而用软料抽窝,虽然小鱼闹窝很频繁,但是大约20~30分钟左右,连续跑了几个大黑漂,果断换上粗线、大钩,成功钓上一斤的板鲫2条,3斤的草鱼一条; 随后继续试验,发现只要能持续有小鱼进窝,大鱼进窝觅食,也就是时间早晚,反而是用颗粒料守窝,当天发窝,概率很低; 但是到了第二、第三天,颗粒料持续打窝,大鱼进窝、发窝,甚至给口的迹象,就非常明显,但是前提是这个窝子能守的住,而且要做到持续、节奏性的补窝; 最后盛夏出钓,其实和冬钓一样,心态要放正,别以为水温合适了,鱼就一定好钓,恰恰相反,夏季出钓,尤其是高温天出钓,有渔获,就是基础目标; 在有渔获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巧用技巧,做到连竿,就是胜利,至于爆护和大鱼中钩,权当意外惊喜,以免期望太高,落差太大。 |
- 上一篇
钓草边得酌情掌握,一味钓草渔获空
这里也是鱼儿获取氧气且避暑的好地方。水中鱼儿如果遇到凶猛鱼种时,并不是有水草的地方就能钓,垂钓草洞根据温度一年当中有不同的季节,垂钓这里一准不会差。体力不支就会选择水草当中休息。寻找适合钓鱼的位置根据习性鱼在水中游动,比如说某个区域水草比较茂密,垂钓时应该选择比较稀松的地方,相反如果这个区域水草比较稀松,垂钓时应该选择相对茂盛的地方,这个地方同样也会被鱼吃,草边钓上来的大鱼根据风向风吹会带动水。
- 下一篇
夏季到底该如何钓到鱼?有下面4个大绝招
不算是个钓鱼的好季节,但咱也不能因此就一夏天不钓鱼了,为了得到夏季钓鱼的“本期就给大家说说夏季钓鱼的4个好方法,钓深不钓浅是遵循了鱼的。水温太冷太热鱼都不适应,它们就会往不冷不热的温水中游去,那么夏季水温相对较高。鱼便会往较凉快的深水中去,日照的上水层变热后,这个原因和上面的钓深不钓浅是一样的。也是往鱼喜欢去的凉爽地带钓,背阳处的地方、有树荫的水下,相对来说水温要低一些,还有可能遇到成群的鱼窝,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