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钓鱼到底该钓灵还是该钓顿?背后原因又是什么?你知道吗?
黑坑钓鱼,到底钓灵还是钓钝?大多数钓友或许会不假思索地回应:“快鱼需灵,慢鱼需钝。”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背后原因又是什么?你知道吗? 慢鱼钓钝,其理在于鱼中后期体力衰退,胆量也变得小心翼翼,吸食饵料时嘴张不开。因此,我们调低浮漂的灵敏度,让饵料与水底更充分接触,呈现更自然的状态,从而更易被鱼顺畅吸食。 此理甚明,我亦赞同。然而,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个关键?当鱼已衰弱至此,我们选择了钓钝,那浮漂是否还能为我们呈现清晰的信号呢?在鱼活力四溢、数量众多的前期,这种信号是否会更加明显?那我们为何还要选择钓灵呢? 回想那些钓黑坑的日子,抢鱼时跑鱼的情况似乎远多于糗鱼时。为何?原因或许在于我们过于追求钓灵,子线绷得笔直。鱼刚触碰饵料,或只是轻轻吸入,浮漂便动作明显。 此时提竿,鱼钩可能只钩住了鱼嘴的一点点,一旦被钓中的鱼剧烈挣扎,脱钩跑鱼便成了常有的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或许需要放弃一些信号,也就是平时说的放口,或者调低浮漂的灵敏度。只有当鱼嘴深深吸入饵料时,我们再提竿,这样跑鱼的概率才会大幅降低。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没有需要钓灵的情况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钓鱼的过程中,钓灵与钓钝的选择如同围棋中的布局,需要根据局势进行判断。鱼情、环境、天气等多重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比如,当鱼口活跃、鱼群密集时,钓灵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此时鱼活跃,吃口强烈,浮漂的灵敏度能帮助我们更及时地捕捉到鱼的吃口动作,从而提高中鱼频率。而当鱼口变慢、鱼体力减弱时,钓钝则可能更为合适。 此时,鱼吃口轻、慢,若仍坚持钓灵,可能会因鱼吃口不实、吃口过浅而导致脱钩跑鱼,甚至出现鱼不饵的现象。而钓钝则能让饵料更自然地躺在水底,减少鱼的警觉性,同时也更容易让鱼将饵料吸入嘴中,从而提高中鱼率。 可见,对于“黑坑钓鱼到底该钓灵还是该钓钝”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钓鱼效果,圆满“上岸”。 我是爱钓鱼,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