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水库泄洪后,上千人捡鱼,当地老乡接下了这泼天的富贵
在雨季来临的湖北省,富水水库的泄洪不仅缓解了水位的压力,还意外地给予了下游居民一份大自然的馈赠。 近日,一段航拍视频记录了这一壮观场景:当水库闸门开启,水流奔腾而下,夹带着无数鱼儿进入下游河道。泄洪结束后,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周边村落。上千名老乡带着喜悦与期待,纷纷涌向河道,开始了一场特殊的捡鱼盛宴。 视频中,人们或独自、或结伴,沿着河道仔细搜寻。不一会儿,地上便陆陆续续摆放起了一条条白花花的大鱼。这些鱼体型庞大,皆在十斤以上,而且清一色是鲢鳙鱼,足以可见这场盛宴的规模与丰富。 有经验的渔民说,这些鱼应该是被洪水冲下来的,由于水流湍急和地势落差,很多鱼被摔晕甚至摔死,这就为下游的居民提供了难得的捡鱼机会。 随着航拍镜头的推进,画面中人们的欢声笑语似乎也随之传来。上千人聚集在泄洪口,他们手中的渔网和竹筐里,装满了一条条肥美的大鱼。地面上摆满了捕获的鲢鳙,这些鱼的体型巨大,让人难以置信它们竟是被偶然捡拾而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摆放在地上的巨鱼,构成了一幅丰收的画卷。 这些鱼儿在水流的冲击下,被带到了下游。由于水库和下游河道之间存在的地势落差,很多鱼儿不幸被摔晕或摔死。这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捡鱼。 当地居民利用这个机会,将这些大鱼收集起来,用扁担挑着,一趟趟送往马路上。有的一次挑两条,有的挑三到四条,可见这些鱼的分量不轻。场面之盛大,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露天的鱼市场。 在捡鱼的欢乐背后,是一系列水利学和生态学的知识。每年雨季,为了应对持续性降雨带来的库区水位上涨,避免可能的溃坝等灾害,许多水库会采取泄洪措施。 这一过程中,水流的冲击力会使得库区内的鱼类被卷入水流,一路沿着泄洪道被冲至下游。由于泄洪道和下游河道间存在的高低落差,鱼类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受到伤害。轻则被摔晕,重则当场死亡。这就为下游居民提供了一个捡鱼的机会。 当地居民对这种情形并不陌生,他们把这种捡鱼视为一种传统的集体活动。每年的雨季,不少人都会期待着这样的机会。当泄洪结束后,他们便会带着工具,来到河道边,将被水流冲下来的鱼收集起来。 这种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实质性的收获,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吸引着外界的目光。 这段捡鱼的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纷纷通过键盘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有人惊叹于鱼的体型之大,一条条都是几十斤的重量级鱼类;有人则对于为何没有小鱼表示好奇,视频中的鱼似乎都是清一色的大个头。 这些议论和感慨,无疑映射出了大众对这场捡鱼盛宴的关注和兴趣。 网友的评论中,不乏对于鱼类味道的讨论,有的人猜测这些鱼肯定口感鲜美,有的人则回忆起了自己曾经的捡鱼经历。这些互动,不仅增加了视频的趣味性,也让人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乡村生活的乐趣。 其中,一位网友的话尤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其实大家要的不是渔获,而是那种氛围和开心。”这句话道出了捡鱼活动背后,人们对于集体参与和分享快乐的经历的渴望。 对于这场泄洪后的捡鱼盛宴,视频发布者本人也是颇感惊奇。他在视频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很好奇,为什么没有一条小鱼?全部都是几十斤的大鱼。”这个问题也引起了许多网友的讨论。 可能这是因为小鱼在水流中的生存能力更强,或者它们更容易在激烈的水流中找到生存的空间,而大鱼则由于体型较大,更容易受到水流的影响,最终被冲至下游。 捡鱼的经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就像评论中一位网友所说,他小时候也曾去捡过鱼,家家户户都是满载而归,那种丰收的喜悦和分享的氛围,让人难以忘怀。无论是将鱼做成美味的腊鱼,还是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品尝新鲜的鱼肉,都是一种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恩和庆祝。 在这次富水水库泄洪捡鱼的事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们与自然的互动,也看到了这种互动带来的欢乐和满足。 我是爱钓鱼,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天冷钓鱼,如何突破低温鱼口不好的难题?
- “国家级”钓鱼饵料秘方公开了,建议钓友们收藏备用!
- 冬天只能钓鲫鱼?冬季用这款自制酒米钓鱼,也能连竿不断
- 钓鱼队伍中的四种另类钓友,你遇到过几种?
- 冬钓没有开口的鱼?这几种鱼冬天依然觅食,依然容易垂钓
- 雪中和雪后钓鱼,钓友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一顶钓鱼帽 198 元,是商业炒作?是想钱想疯了?还是物有所值?
- 天冷钓鱼难度增大,这样调整饵料,这样开饵,渔获不比平时差
- 冬季野钓如何打窝聚鱼?窝点有鱼不咬钩,如何解决?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