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鲤鱼是钓底还是钓浮?
鲤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俗称鲤拐子、鲤子、毛子等,杂食性,常单独或成小群的生活在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常见个体5~1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00千克以上,下面来看一看钓鲤鱼是钓底还是钓浮吧! 一、摄食习性 鲤鱼是低等变温动物,无须靠消耗能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摄食总量并不大,但鲤鱼属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故食性为少吃勤食,杂食性,荤素兼食,其中植物性食物有植物的根茎、枝叶、嫩芽、果实、碎屑等,动物性食物有浮游动物、甲壳类、螺类、水生昆虫、蠕虫、虫卵等。 二、底浮论述 1、钓底:钓鲤鱼绝大多数情况都要钓底,原因是鲤鱼是典型的底栖性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的底层活动,加之鲤鱼吃饵姿势是头朝下、尾朝上,正常情况下钓底比钓浮更有效。 2、钓浮:钓鲤鱼某些特殊情况下要钓浮,例如水底有厚厚的淤泥或丝藻等藻类时要钓离底,否则钩饵很容易陷入淤泥或丝藻中,此外温度、气压等因素导致鲤鱼上浮时也要钓离底。 三、钩饵状态 1、双钩躺底:双钩躺底是钓鲤鱼最理想的状态,双钩间距为2目时可调水平钓2目或3目、调2目钓4目或5目、调3目钓5目或6目,这种调漂方法属于钓钝,优点是漂相精准、稳定。 2、下钩躺底上钩触底:下钩躺底上钩触底适合钓吃轻较口鲤鱼,双钩间距为2目时可调4目钓2目或1目、调5目钓3目或2目,这种调漂方法的优点是顿口比较多且漂相也非常清晰。 3、下钩触底上钩离底:下钩触底上钩离底适合有淤泥的钓点,双钩间距为2目时可调5目钓4目、调4目钓3目、调3目钓2目,这种调漂方法的优点灵敏度高,但漂相乱且假信号多。 四、调漂方法 1、七星漂线组调漂方法 ①重铅找底:将漂豆间隔2~3厘米,漂座上加大铅皮抛入水中,在重力作用下七星漂肯定全部没入水中,抬竿将最上面一颗漂豆调至水平,此时最上面的漂豆和铅坠的距离就是水深。 ②半水调漂:将漂豆全部下移超过鱼钩到铅坠的距离,然后逐步修剪铅皮直至最上面一颗漂豆水平,此时七星漂的浮力和铅坠的重力正好相等,整个线组包括鱼钩在内都悬浮在水中。 ③上移漂豆:将漂豆全部上移直至漂露出2颗漂豆即可作钓,此时鱼钩是完全躺在水底的,钓灵时可将漂豆全部下移直至露出1颗漂豆,钓钝时可将漂豆全部上移直至漂露出3颗漂豆。 2、立漂线组调漂方法 ①重铅找底:铅皮座上加一块大铅皮抛入水中,浮漂在铅坠重力的作用下肯定会全部没入水中,然后提竿上拉浮漂直至浮漂水平,此时铅坠到浮漂顶部(不是漂座)的距离就是大致的水深。 ②半水调目:浮漂下拉大于浮漂加子线长度的距离,然后慢慢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想要调的目数,例如调4目时将铅皮剪至浮漂露出水面4目即可,此时铅坠的重力大致等于浮漂的浮力。 ③挂饵测重:鱼钩上挂饵抛入水中,此时浮漂沉下去的目数就是饵料的重量,例如空钩调的是4目,挂饵后浮漂露出2目,说明饵料的重量是2目,为了保证灵敏度作钓时饵料大小要均匀。 ④调整钓目:挂饵上拉浮漂使浮漂露出想要钓的目数,例如空钩调的4目,饵料重量是2目,浮漂露出2目以上时属于钓钝,浮漂刚好露出2目属于不灵不钝,浮漂露出2目以下时属于钓灵。 |
- 上一篇
晚上钓青鱼钓底还是钓浮?
一、鱼种定义青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食物环境等都可能改变青鱼的活动水层,晚上钓青鱼一般情况下要钓底,原因是青鱼多数时间都在水体中下层活动,常见的调漂方法有调水平钓2~3目、调1目钓3~6目、调2目钓4~8目等。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下青鱼也会到水体中层活动,四、调漂方法1、带双钩调五目钓两目:晚上钓青鱼可以带双钩调五目钓两目,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5目,
- 下一篇
初秋水库钓鱼技巧全攻略
水库是指人工建造拦河坝形成的湖泊,在水库中钓鱼比其他水域要困难得多,原因是在水库中钓鱼不管是鱼情还是水情都非常复杂,但像水库这种大水域也是经常出大鱼的地方,下面来看一看初秋水库钓鱼技巧全攻略吧!一、最佳时间1、早上:初秋的凌晨6点到上午11点是钓鱼的最佳时间,此时的水温正是适合鱼活动进食的温度,加之鱼经过一晚上的休息需要进食补充能量,在这个时间段钓鱼是相当不错的。2、傍晚: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怎么辨别一个钓鱼的人是不是老手?通过这四个特征一看便知!
- 数九寒天去钓鱼,别总盯着鲫鱼,这些鱼种也可钓!
- 化绍新正式回应钓鱼人小惠离职原因,言语中颇有微词!
- 钓鱼人遇到引路鱼都不敢抓,啥是引路鱼?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 蚯蚓钓鱼全攻略:包括挂法、调钓、漂相以及技巧,一次说个明白
- 腊月也可钓鲤鱼,用上这几招,不会让你失望!
- 垂钓中的这几个陋习,不改正鱼获很难有起色,钓技也很难提高!
- 在2024 年钓鱼生涯大盘点时,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
- 不到 100 米的冰面,聚集了 100 多人冰钓,网友:钓鱼人太热情了
- 探寻鱼口的神秘规律:冬季钓鱼的“黄金时段”与“沉寂时刻”
- 这六种淡水鱼身上带毒,钓的时候要注意,吃的时候更要注意!
- 某水域鱼类变得珍稀谁之过?钓鱼人该担何责?保护策略又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