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对植物有害吗?
蚯蚓是典型的腐食性动物,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喜栖息在阴暗潮湿、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靠吞食土壤、砂粒等以获取其中的有机物,下面来看一看蚯蚓对植物有没有害吧! 一、物种论述 蚯蚓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环节动物门、寡毛纲陆栖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全世界约有3000多种,我国约有300多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常见的有正蚓、爱胜蚓(红蚯蚓)、环毛蚓(青蚯蚓)、异唇蚓等。 二、摄食习性 蚯蚓对植物不但没害,还具有促进植物生长、调控植物代谢等作用。蚯蚓是腐食性动物,靠吞食土壤、砂粒等以获取其中的有机物质为生,除了金属、塑料、玻璃、橡胶外几乎什么都吃,对生态平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被生物学家称作“生态系统工程师”。 三、生态作用 1、改善土壤结构:蚯蚓活动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2、分解有机物质:蚯蚓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壤中养分循环速度。 3、促进植物生长:蚯蚓活动对根系生长、植株发育和作物产量都有促进作用。 四、生活习性 1、温度:蚯蚓有喜温畏寒的习性,生存温度5~30℃,最适温度15~25℃,温度低于8℃或高于32℃时停止生长,温度低于5℃时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低于0℃或高于40℃时很快会死亡。 2、湿度:蚯蚓有喜湿怕干的习性,喜栖息在阴暗潮湿、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土壤含水量要求在60%以上,最适湿度70~75%,但蚯蚓最怕积水,湿度过大对蚯蚓呼吸不利。 3、光照:蚯蚓有喜暗畏光的习性,终年生活在地底,白天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具有极强的负趋光性,对光线非常敏感,光照过强会死亡,不能在阳光或灯光下饲养蚯蚓。 4、土壤:蚯蚓有喜酸怕盐的习性,喜栖息在偏酸性或中性的土壤或有附近水源的环境中,最怕盐碱性土壤或盐碱性水源,原因是盐会导致蚯蚓细胞缺水,严重时会因脱水严重而死亡。 |
- 上一篇
筏钓用什么饵料?
筏钓顾名思义是指在渔筏等工具上作钓,我国钓鱼人一般在淡水养殖区、养殖网箱附近或水库深水区筏钓,这种钓法能深入水域中心作钓,对象鱼几乎囊括了大多数常见的淡水鱼,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筏钓用什么饵料吧!一、钓位选择1、养殖网箱下面及周边因长期投料喂养,为筏钓的最佳钓点。2、开放的鱼排因长年有人钓鱼打窝,可让鱼群习惯性地聚于排下,有网箱养殖的效果更佳。3、拉绳固定小船筏钓要先找好钓点,打窝诱鱼后再作钓。
- 下一篇
蚯蚓和鸡肝哪个钓鲶鱼好?
钓鲶鱼常用的饵料有蚯蚓、鸡肝、鸭肠、泥鳅等,下面来看一看蚯蚓和鸡肝哪个钓鲶鱼好吧!一、摄食习性鲶鱼是凶猛的捕食性鱼类,其一是蚯蚓、鸡肝、鸭肠、泥鳅等自然饵料,事实上浓腥型商品饵料也能钓鲶鱼,其二是用商品饵料钓鲶鱼效果并不理想。三、对比论述蚯蚓和鸡肝都能钓鲶鱼且都是钓鲶鱼常用的饵料,从作钓效果上看用鸡肝钓鲶鱼比用蚯蚓钓鲶鱼更有针对性,原因是用蚯蚓不但能钓鲶鱼、黄颡鱼等肉食性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