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碰到蚯蚓会感染寄生虫吗?
蚯蚓是寡毛纲陆栖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大多数生态系统中,对生态平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被生物学家称作“生态系统工程师”,下面来看一看手碰到蚯蚓会不会感染寄生虫吧! 一、物种定义 蚯蚓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环节动物门、寡毛纲陆栖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全世界约有3000多种,我国约有300多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常见的有正蚓、爱胜蚓(红蚯蚓)、环毛蚓(青蚯蚓)、异唇蚓等。 二、寄生虫论述 手碰到蚯蚓一般不会感染寄生虫。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栖居在阴暗潮湿、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环境中,事实上蚯蚓也是某些寄生虫例如环细线虫、长刺后圆线虫等的中间宿主,但手碰到蚯蚓一般是不会感染寄生虫的,若手上有较大的伤口时建议打下破伤风疫苗。 三、代表品种 1、赤子爱胜蚓:赤子爱胜蚓俗称红蚯蚓,也是最常见的养殖蚯蚓,个体比较小,体长约60~160毫米,体宽约3~5毫米,体节约80~110个,环带一般呈橙红色或栗红色。 2、威廉环毛蚓:威廉环毛蚓俗称青蚯蚓、绿蚯蚓、威廉腔环蚓等,个体比较大,体长约90~250毫米,体宽约5~10毫米,背面呈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呈青灰色。 3、参状环毛蚓:参状环毛蚓俗称土蚯蚓,也是我国最常见的蚯蚓,个体比较大,体长约110~380毫米,体宽约5~12毫米,背部呈紫灰色,后部色稍浅,刚毛圈呈白色。 4、通俗环毛蚓:通俗环毛蚓俗称黑蚯蚓,也是南方最常见的蚯蚓,个体中等,体长约130~150毫米,体宽约5~7毫米,体节约102~110个,背面草绿色,背中线深青色。 四、生活习性 1、喜暗畏光:蚯蚓喜栖居在阴暗潮湿、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泥土中,白昼多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具有极强的负趋光性,对光线非常敏感,光照过强时会死亡。 2、喜温畏寒:蚯蚓是变温动物,低于8℃时即停止生长发育,生存最适温度15~25℃,繁殖最适温度22~26℃,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 3、喜湿怕干:蚯蚓喜欢潮湿、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要求养殖床含水量60%以上,但蚯蚓怕积水,湿度过大对其呼吸不利,也畏盐,在盐浓度高的溶液中会因失水而死亡。 4、喜静畏动:蚯蚓喜欢安静的环境,要求噪音低且不能震动,受震动后会表现出不安、逃逸等现象,因此桥梁、公路等附近不宜养蚯蚓,生活在工矿周围的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5、喜酸怕盐:蚯蚓喜欢栖息在偏酸性或中性的土壤或有水源的环境中,最怕盐碱性土壤或盐碱性水源,原因是盐会导致蚯蚓的细胞缺水,严重时蚯蚓会因脱水严重而迅速死亡。 6、喜甜怕辣:蚯蚓喜欢吃甜味、酸味、腥味的食物,例如西瓜皮、烂水果、烂西红柿、烂白菜、茶叶渣、烂树叶等,最怕吃辛辣味的食物,例如辣椒、大蒜、大葱、花椒等。 |
- 上一篇
化氏野钓鲤鱼饵料配方大全
下面来看一看化氏野钓鲤鱼饵料配方大全吧!一、一品鲤 野钓7号 大无双一品鲤 野钓7号 大无双是化氏野钓鲤鱼经典饵料配方,这个配方一年四季都能用来野钓鲤鱼,兼钓鲫鱼、草鱼、鳊鱼、鲮鱼、鲴鱼等。这个配方最适合气温偏高的暮春、夏季、初秋等时节野钓鲤鱼、鲫鱼、草鱼、鳊鱼等。四、红薯鲤 老红薯 超诱红薯鲤 老红薯 超诱是化氏野钓鲤鱼经典饵料配方,具体开饵比例是红薯鲤40%、老红薯40%、超诱20%,
- 下一篇
秋季钓鲫鱼用什么饵料最好?
鲫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其中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植物碎屑、根茎、枝叶、果实等,而动物性食物则主要有浮游动物、虾类、螺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秋季钓鲫鱼用什么饵料最好吧!初秋钓鲫鱼要用清淡的饵料,原因是初秋的气温往往还非常高,此时鲫鱼仍像夏季一样偏爱清淡的饵料。中秋钓鲫鱼要用香腥型饵料,事实上中秋也是全年气温最适宜的季节,此时钓鲫鱼最好是用香腥型饵料。深秋钓鲫鱼要用腥香型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