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打窝后,长时间不见鱼口时,调整下面这几点看看
可能很多钓友有这样的一个困惑:“钓鱼时,窝子打了(窝料饵料的味型,钓位等都没有问题),但鱼儿就是迟迟不进窝,始终看不到鱼口”。出现这种情况,坚持几个小时,就耐不住性子了。鱼没有钓上来不说,往往把自己的心情搞的很糟糕”。对此,我走访了好几个钓友发现,很多钓友鉴于这种情况,往往表现的不知所措。 上述这个问题,直到现在我也是经常遇到的。不过,我已经不再被这个问题所困惑了。因为通过这么多年的作钓经历,我看明白了很多事情。对于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应对措施,今天分享出来,供钓友人参考下,不正之处,欢迎留言批评指正哈! 我们知道,钓鱼打窝和鱼儿进窝是两个概念,打窝是前提,鱼儿进窝才是目的。而鱼儿进窝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个时间又长又短)。从实际作钓经历来看,鱼儿进窝时间的长短和气温及钓点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温和鱼儿进窝时间长短的关系 钓点和鱼儿进窝时间长短的关系 打窝后长时间没有口,如何解决 鱼儿进窝 气温和鱼儿的关系的密切性是不言而喻的。气温不但影响着鱼儿的活性,也直接影响着窝料的气味在水底散发距离的远近。 气温高,鱼儿进窝的时间 在气温高的时候,窝料的气味在水底散发的速度较快,散发的距离较远。再加上气温高,鱼儿的活性高,也就是说,鱼儿短时间发现窝料的几率增大了不少。这也是在气温高的时候往往不需要提前打窝的原因(当然要看作钓时长和作钓的目标鱼)。 一般来讲,在气温高的时候,如果钓位,钓时选择得当的话,打窝后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就会有鱼儿“光顾”了。 气温低,鱼儿进窝的时间 在气温低的时候,窝料的气味在水底散发的速度较慢,散发的距离较近,再加上气温低,鱼儿活性不足,也就是说,鱼儿发现饵料的时间要久一点,这也是在气温低的时候提前打窝的原因。 去年春节前,我们一行四人,钓了一上午都没有看到鱼口。中午的时候,由于没有鱼口,都回家吃饭了去了。而就我在走的时候,在钓点打了点酒米。 等到午饭过后(一个小时后),就我这个钓位连连上鱼,其他的钓友浮漂犹如“定海神针”一般纹丝不动。钓了近2个多小时,我的渔获比他们三个人的加在一起还多出不少。从这个实例也能说明在气温低的时候,提起打窝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在气温低的时候,从打窝到鱼儿进窝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的。如果过了两个小时还是没有鱼口,在确定自己线组调钓没有问题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要更换钓点了。 小结: 从上面的叙述得知,鱼儿进窝时间的长短和气温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气温高,窝料气味在水底散发的速度快,距离远。气温低,窝料气味在水底散发的速度慢,距离近。这也是为啥气温高不提前打窝,气温低需要提前打窝的原因所在。 窝料的气味散发和气温有着直接的关系 气温越高,鱼儿进窝时间越短 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钓位”。从实际的的做钓经历来看确实如此。毫不夸大的讲,钓点选择的重要性往往是高于打窝的重要性。 钓点选择得当,鱼儿进窝的时间就短 一般来讲,钓位的选择有几点要素:水深,食物,溶氧量,巡游路线。在这四个要素中,个人认为水深的因素是最重要的,而其它三个因素只要符合其中的一项就差不多了。 有一次作钓经历我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和我老婆一起去钓鱼。我老婆是那种漂都不会调的人,我帮她一切准备就绪,告诉她只要看不到漂被拉入水中就可以提竿了。 我钓了半个小时一口没看到,她竟然连连上鱼。后来我就把钓点挪到她这个地方,同样是鱼口不错。这个钓点估计就是我们所说的鱼道。 实际上,只要钓点选择得当,就算不打窝,只要饵料味型不是很怪,基本上都是可以钓上来鱼的,只是渔获的多少罢了。 我们所说的这些好的钓点一般有这些:水域进出口,水草边,有障碍物的地方,洄水湾,大树下,牲畜下水的地方,桦尖,深浅交接的地方等等。这些钓点只要水深合适,基本上都是很好的钓点。选择这些地方作为钓点,鱼儿进窝的时间就会短很多。 钓点选择差,鱼儿进窝的时间就长 打窝的目的是为了引诱附近的鱼儿进窝,如果选择的钓点附近鲜有鱼儿出没,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毕竟窝料的诱惑力也就那么大。最后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直接影响钓鱼的心情。 另外,钓点选择的差,不但会导致鱼儿进窝的时间加长,同样会增大“空军”的几率,毕竟钓鱼最重要的前提是先找到它们。 |
- 上一篇
自制发酵窝料并不难,掌握这些核心内容
做好的窝料自然水域当中钓鱼,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东西,自制发酵窝料的相关内容,如果钓友想学习,需要看钓友的动手能力了,如果动手能力比较差劲,只能说你是想瞎了心。玉米粒2斤、麦粒2斤、菜籽饼2斤、啤酒2斤、发酵粉2g、山梨酸钾5g、大号坛子一个。首先把麦粒和玉米粒分别放入盆中,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浸泡3个小时。接着拿来一口锅,倒入适量的水放入玉米粒,煮至七八成熟的样子。时间到了用笊篱捞出来控干水分备用。
- 下一篇
钓鱼中精准型与粗狂型打窝方式你知道吗
在短时间内能够改善自己钓技水平或者是钓获收入的文章,最为重要的诱鱼方式,水中的鱼儿能够来到自己所垂钓的窝点的唯一原因,能够依靠较少的窝料,所以要依靠多人一同射箭的饱和式捕猎方式,但粗狂型打窝在垂钓当中,两种打窝方式的弊端想要了解该选择怎样的打窝方式去垂钓,更需要了解的则是两种打窝方式的弊端是什么。精准型打窝方式往往钓获的鱼个体是偏小的,而粗狂型打窝方式容易造成窝料浪费,而适合精准打窝的情形,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天下鲤是什么饵料?老鬼旗下经典饵料,最适合低温时节钓鲤鱼!
- 水库钓鱼如何打窝?看完这份水库打窝攻略,不怕守不到大鱼!
- 钓石斑鱼用什么饵料?可以用沙蚕等真饵,也可以用米诺等拟饵!
- 钓鱼打窝料用什么好?用这几种窝料打窝,便宜好用,诱鱼又快!
- 菜籽饼怎么做钓鱼窝料?菜籽饼像这样做窝料,窝子里全是大鱼!
- 钓溪石斑最佳饵料配方,试试这几个配方,轻松上鱼不“打龟”!
- 小药是什么?泛指添加在饵料中的各种促食剂、诱食剂和香味剂!
- 天冷钓鱼加什么小药?这几款小药,最适合气温低的时节使用!
- 天热钓鱼加什么小药?这几款小药,最适合天气热的时候使用!
- 四季通杀钓鱼小药推荐,试试这几款小药,一年四季都有效果!
- 钓鱼用什么小药效果最好?试试这几款小药,助你轻松“爆护”!
- 钓鱼小药的用法及用量,看完这篇文章,教你如何正确使用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