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饵料传播路径,优化诱鱼路线,总会比别人钓得更多
随着台钓的各项技巧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钓鱼网喜欢抽窝,可以说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抽窝诱鱼快\\渔获多的魅力都无法让人拒绝(理想钓况下如此)。 抽窝诱鱼快 不过不同的钓友对于抽窝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有时候渔获很好,有时候可能会走空。我们抛开天气等一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不谈,最主要的因素可能就是没有找到水底饵料传播的路径! 抽窝的好处今天在这里不再赘述,主要讲讲如何找准饵料传播路径,以及如何找到我们想要传播的方向。 为什么我们要明白饵料传播的路径呢?因为除非很小的水域,要不然我们所垂钓的地方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流动,有的可能因为放水、有的可能因为潮汐、有的可能因为涨水。总之我们抽窝之后的雾化饵料会随着水流或者分子运动慢慢向外扩散。 大部分水域或多或少会走水 如果饵料扩散的方向没有鱼,那么我们不论怎么努力抽窝都是不能发挥抽窝的优势。打窝也是一样,不管你是打的固体颗粒还是可以雾化的饵料,都会随着水里扩散微粒和气味分子。 既然我们知道了原理以及找准饵料传播路径的重要性,那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饵料在水底如何传播呢?下面分享几个蓑笠哥自己的经验: 下风口会向外传播;这大概就是不少钓友觉得下风口好钓鱼的原因之一,水底的水流和水面的水流是完全相反的(江河例外)。风浪打到岸上,然后打上来的水会流回水里,然后带着我们的饵料向大水面扇形传播。 回水湾会环形加下游传播;江河里面水流比较急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回水湾,在这里因为水流饵料会快速的大范围扩散。 平静的湖泊大多逆时针走水;这可能跟地球自转有关,不太清楚,但是很多没有流动的湖泊都是这样,但是不是所有的都如此。 水库放水会向大堤方向传播;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水面这样传播,但是水底有可能就比较平静。 除了上面的这些经验,那么更好的方法是,我们调灵之后不上饵料,然后抛投到窝点,看看线组会像哪边移动。一般没有风的情况下,线组都是根据水底水流移动,但是有风的话可能会被风吹着跑。当然了有风的话就更好确定了,下风口的水流会流向中间! 找准饵料传播路径 知道了水流的方向还不行,我们还要想办法让饵料扩散到我们想让它扩散的地方。那么移动到哪些地方比较好?下面是蓑笠哥自己的一些经验,如果说得不对或者没有说全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指出。 饵料向大水面扩散;如果饵料气味向大水面扩散诱鱼面积和诱鱼速度都会增加很多。事实饵料只要向大水面扩散之后你今天想走空都不太容易,不管大小都会来一些鱼,哪怕天气不太好也是如此。 向可能有鱼的地方扩散;这一点可能有的钓友觉得是废话,其实不然!比如在江河钓鱼,找到一个倒伏的树或者一个草滩或者一个弯子,哪怕你知道里面藏鱼但是你在下游饵料传播不进去,这种地方我们应该选择上游抽窝。在一些有流动的草滩、芦苇荡等等都可以应用这一原则。 腰上抽窝比较好;在腰上面抽窝,不管水流是左边还是右边还是大水面,不管水流如何饵料都是会传播出去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长钓腰,因为比较长的话水面肯定不会太小。 完全平静的水域也可以抽窝;哪怕水底没有一点流动(不可能一点都没有的,多少问题),也是可以抽窝的,因为水分子会在水里面移动从而带动饵料的雾化微粒和气味分子向四周传播。虽然没有有微流的地方传播得快,这种地方抽窝要比打窝诱鱼快得多。 |
- 上一篇
饵料的味型和状态哪个更重要?鱼情不同侧重不一样
再到熟练地根据鱼情配饵、根据鱼情的变化而调整饵料状态,也许你只是初入钓坛还在为开春钓鲫鱼如何配饵而忧愁,也许你已经垂钓多年但仍旧弄不清饵料的状态和味型应该如何掌控。既然是多种饵料配合必然就会涉及到配方二字,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说小鱼重味型大鱼重状态,实际上大鱼小鱼都讲究状态和味型,反正这个时候咱们的目标鱼活性也高起来了,虽说比不上人无法完全辨认哪种食物安全哪种食物吃了要被逮住,
- 下一篇
几款特别适合冬季钓鱼的诱鱼窝料及饵料的配方
使用诱饵与钓饵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对于冬季较迟钝的鱼儿来说就很轻易发现。饵料浓厚才可刺激到鱼儿的嗅觉。所以使用颜色鲜亮味儿浓郁的窝料,二、雪花粉加酒米详细做法如下:七成的雪花粉、混合三成的酒米揉合成较为松散的饵团,做好的饵团再搓成一个个的小饵团,再把蜂蜜加到曲酒里混合稀释均匀,三、泥团包裹成断的蚯蚓做法:再将其用泥团裹住,捏成一个个鸡蛋大小的泥团(注意:使截断的蚯蚓在泥团表面挣扎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