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的味型和状态哪个更重要?鱼情不同侧重不一样
从不懂如何选饵、如何配饵、如何开饵,到研究饵料配方、学习他人的开饵思路、无数次的试验,再到熟练地根据鱼情配饵、根据鱼情的变化而调整饵料状态,这个过程是大多数钓鱼网都要经历的。只不过由于钓技的差异,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阶段,也许你只是初入钓坛还在为开春钓鲫鱼如何配饵而忧愁,也许你已经垂钓多年但仍旧弄不清饵料的状态和味型应该如何掌控。 钓鱼饵料千千万,但那些粮食饵或是动物类饵基本都是单用为主,只有商品饵可能需要多种配合使用(单用当然也可以)。既然是多种饵料配合必然就会涉及到配方二字,那么饵料配方重要吗?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好的配方确实能够带来好的鱼获,不重要是指你不用费劲地去寻找,因为好的配方一定不是复制别人的,而是根据当时当地的鱼情现场配的,有可能还得在作钓过程中调整。 配方问题难以找到标准答案,那咱们该如何研究饵料呢?一是根据平常的作钓经历以某种鱼情为前提来谈配饵,再进行反推,下次遇到相应的鱼情就可以参考;二是多研究饵料的味型和状态,毕竟任何的配方都逃不开这两个重点。 一个饵料配方中,究竟是味型重要还是状态重要这个也是很多钓友所关心的问题,通常我们都会认为两个都重要,但如果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就只能结合具体的鱼情来看了,鱼的种类、体型大小、生存环境不同,开饵时侧重点肯定也不一样。咱们下面就具体的讲一讲,首先来说鱼个体大小的差异对饵料的影响吧。 小体型的鱼: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说小鱼重味型大鱼重状态,实际上大鱼小鱼都讲究状态和味型,只是侧重点不同。比如鱼的体型越小,它的胆子就越大,吃食不挑,啥都敢去啃一啃,所以我们在开饵时就要优先考虑如何尽快得把它们招过来,因此饵料味型偏重大腥大香都可以,甚至有的人还通过加小药来扩大味型。至于状态其实就是比重和雾化,小鱼嘴小、吸饵力度也不是很强,所以咱们的饵团相对就要轻一点、小一点,这样就更容易入口,雾化方面主要也是为了诱鱼,而且你的饵味型再大也得配合雾化才能更好地扩散出去。 这里要补充的是,如果是天气热,饵料的味道和雾化也得控制一下,主要是源于水温高杂鱼活跃,雾化好味型重会被杂鱼闹死,反正这个时候咱们的目标鱼活性也高起来了,相对就不用像冬季那样严苛,怕鱼张不开嘴吃不进饵之类的。 钓大体型的鱼: 鱼个头越大即活的越久,那么它受到过的伤害肯定越多,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大鱼在经历过很多磨难后自然也会学聪明,虽说比不上人无法完全辨认哪种食物安全哪种食物吃了要被逮住,但它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说觅食比较有规律,不像小鱼一天到晚在吃食,其次大鱼对于味道比较特殊的东西比较敏感,可能拒而不食,这个“特殊”就是指咱们饵料中的各种香精。 钓大鱼在饵料状态上要降低甚至完全避开雾化,雾化好的饵料首先招杂鱼,其次雾化的饵料在水里保持不了很久经不起大鱼试探不说反倒容易引起它们警惕。在味型上其实也讲究,但这个讲究主要是避开大腥大香、避开刺鼻的香精味即可。一般就是谷物类、饲料类的味道就行,如果是更挑剔更谨慎的鱼,那得用发酵味(略微带馊味)甚至酸臭味的饵料,模仿食物在水底发酵腐烂的味道。 以上是讲了鱼体大小对开饵的影响,但开饵看的可不仅仅是大鱼小鱼那么简单,咱们顺着往下说鱼的生长环境。生长环境我认为只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养殖环境和野生环境、第二是该环境中食物是否充裕 养殖环境: 这里说的养殖环境就以黑坑来举例了,虽说黑坑无人喂养,但放进去的鱼是从养殖池出来的,道理一样。玩黑坑,钓那些刚放进去的生口鱼,其实和钓小鱼的道理是一样的,饵料味道要重、雾化状态要好,因为这类鱼没有啥警惕性。钓那些老鱼滑鱼,味型和状态就要降低,味道要淡、雾化要少。钓伤病鱼、轻口鱼有些特殊,这些鱼如若不是被反复钓放,那么味型不需要太低调,甚至可以放大点刺激它们一下,这时状态就比较重要,需要将饵料调轻,增强适口性,包装能够一吸即入。 野生环境: 野生环境下状态通常比味型重要,注意这是从从总体上讲的,并不区分小鱼还是大鱼。因为野生环境下主要以生口鱼为主,对食物不挑,你用啥味型的都吃。本来状态也没有什么所谓,但考虑到杂鱼闹窝问题,所以说状态比味型重要,因为我觉得一个雾化很好但味道很淡的饵,要比一个没有雾化但味道很大的饵更招杂鱼。 关于水中食物的多少: 这个就很好理解,水中食物少,肯定就不挑剔,给啥吃啥,什么味型状态统统不用考虑。但这个塘或者这条河要是食物很多,那就特别难钓了,尤其是食物多到连水质都被破坏了那就更难搞。就像我前两天写的一文章,说去村里的一个养鱼池垂钓,那个水库有人养着鱼,里面大鱼很多平常还不开放,理论上来说很好钓吧,但我和我爸钓了一下午连个鱼鳞都没看见。原因就是水里食物太多了,一周前这个水库里还养着几百只鸭子,想想一天能够产出多少的鸭粪啊,这些粪便鱼吃不完,就会堆积在水底,时间久了就开始发酵腐烂,然后就臭底,鱼也不愿靠近。 这样的地方钓鱼,饵料的味型就特别重要,我认为要么就是清淡,用米饭饵、白面、玉米小麦,要么就是干脆用酸臭饵,反正就是走极端。而饵料状态重不重要得看你的钓法,如果你坚持钓底或钓行程,那么饵料状态要调轻、雾化好一点,太重了太贴近水底鱼指定不肯下去吃。但如果你选择钓浮,那么状态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你说玉米小麦米饭能有啥状态。 鱼的种类对饵料调配也有影响,这里就拿鲢鳙这两种比较特殊的鱼来说说吧鲢鳙指的是鲢鱼和鳙鱼,这是两种鱼,而且是食性习性极为相近的两种鱼。鲢鳙都是滤食性鱼类,靠鱼腮不断过滤来汲取食物(鳙鱼偏杂食,甚至会攻击小鱼),咱们在钓鲢鳙时一定记得饵料状态是大过味型的。我知道很多人在钓鲢鳙时都在说鲢鱼喜腥香、鳙鱼喜酸臭,然后还经常在家里做发酵饵,要么在开饵时放很多白醋甚至于臭豆腐、臭鸡蛋等等。 但记住,如果你的饵料状态不行,说直接点就是不雾化,那么饵料味道再大都没用,根本不能把远处的鱼大量的招过来,不信的话你挂块臭豆腐看一天能钓几条。但雾化好,味道淡的饵却可以钓到它,举个例子单纯地用豆腐渣垂钓效果就很好。鲢鳙比较特殊,无论体型、无论生存环境如何,都是状态大于味型。 实际野钓如何配饵?如何将鱼体大小、种类等等因素考虑进去很多人去野钓都是没有制定目标鱼的,基本上就是挂个蚯蚓或者去渔具店买包蓝鲫就直接钓了,你问他钓什么鱼,他就说来什么钓什么,甚至于很多人都主动去找鲫鲤通杀、大小通杀的饵。这种思路至少在我看来是不对的,淡水鱼很多都是杂食,你用一种饵确实可以钓到多种鱼,但在配的时候还是要有针对性啊,这样效果才会好。 实际野钓时,首先要想办法了解这里面有什么鱼、什么鱼最多,如果想要好收获肯定是钓里面最多的那一种鱼。确定好鱼的种类后,再确定个体大小,然后再去配饵。以垂钓鲫鱼为例,我要是想钓二三两以下的小鲫鱼,那么就要用味道较大、比重较轻、雾化较好的饵料,比如四号鲫 六号鲫 新四季,我可以按照1:1:1的比例。这里面四号为腥香(草莓腥),六号是浓腥,新四季为状态饵没什么味道,有人可能要说你的基础饵在哪?钓小个体鲫鱼就不需要放基础饵了,本来也没规定必须得放。如果该水域有大个体鲫鱼,或者杂鱼较多钓起来没有那么轻松,那么我可能就要降低六号的比例,或者再额外加一份大板鲫或野钓七号来冲淡一下整体的味道,这两款饵片状也比较大、偏谷物味,大个体鲫鱼就比较喜欢,鲫鱼的个体大了咱们状态饵也就可以少放或不放了,只要鱼口不是很轻。 那么如果我的目标鱼是以大个体的鲫鱼为主,鲤鱼为辅呢? 那么我首先要考虑饵料的片状或颗粒要粗,就要用野钓七号、大板鲫为主了,当然你换别的品牌也行,比如918本味、疯钓鲫、超诱等等。水温高,杂鱼活跃你可以只用这样一种饵单开,如果水温较低鱼口不是很好,可以考虑加点味型饵,比如蓝鲫就比较合适,这款饵片状大也够广谱,钓大鲫鱼和鲤鱼还是比较合适的,像天下鲫、天下鲤这类鱼粉为主的颗粒饵也行,如果你感觉鱼口不好,可以适当加点蛋白含量高点的辅助饵,如虾粉、蚕蛹粉等等。 最后总结说一千道一万,开饵还是要根据鱼情来,而且要多实战,在实际野钓中去试验并调整,这样多找几次就应该能摸到路子了。还要注意咱们用某一款配方钓到了很多鱼,千万别去记这配方,一定要记住今天的温度、风向、气压,然后根据你的钓位和钓法去想想为什么配出来的饵鱼会喜欢,是味型对路还是状态刚刚好呢? (www.De62.com) |
- 上一篇
钓鱼时间久了,今天给大家讲讲这些年用过的饵料
垂钓入坑时间久了,总有一些弯路给你趟,总有一些心路,总结一二!前些年虽然做钓次数不多,可是东西真不少,前面写了买过的浮漂,其实饵料也真没少买,下面就晒一晒买的,这些年买过的和在用的饵料!虽然是新包装,但是还是熟悉的感觉!当初入坑最先跟着小伙伴使用的就是这种金版大比重!直接单开,或者加点粘粉,我甚至有一次直接单开了燕麦蛋白粉,居然上鱼了!
- 下一篇
谈饵料传播路径,优化诱鱼路线,总会比别人钓得更多
最主要的因素可能就是没有找到水底饵料传播的路径!总之我们抽窝之后的雾化饵料会随着水流或者分子运动慢慢向外扩散。大部分水域或多或少会走水如果饵料扩散的方向没有鱼,既然我们知道了原理以及找准饵料传播路径的重要性,那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饵料在水底如何传播呢?然后带着我们的饵料向大水面扇形传播。在这里因为水流饵料会快速的大范围扩散。找准饵料传播路径知道了水流的方向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