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饵窝料

钓饵窝料

发窝了,但是却没有鱼给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钓饵窝料佚名2023-01-15

打窝后,我们总是期待一个现象尽快出现,这个现象,就是发窝,再浅显一些,就是打窝之后,过了一段时间,要么浮漂会有轻微的讯号,要么,就在窝点附近,会有鱼星、鱼泡出现,不一定会给口,但是这些迹象,普遍都被我们认定为,是窝料起了作用,有鱼进窝,可能是蹭线、可能是试饵,剩下的,就耐心等着鱼给口就可以了。

但是,总会出现,漂讯有一些,讯号不大,鱼泡有一些,这些咋一看,都是很明显的发窝迹象,但是左等右等,别说死口,就连试口也没几个,关键这个时候,还不能急,因为不确定是什么原因啊,因为这种情况,其实出现的还不在少数,不少钓友因为没有经验,会贸贸然调整钓组,亦或者改变饵料体积、又或者是改变比重,等一系列操作完了,再下杆之后,会发现一点讯号都没有了,实在是心中恼火得很,那么,这种明显有发窝的迹象,但是迟迟没鱼给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要说发窝了,是代表着窝料的状态、数量发生了变化,但是,这要分情况,因为并不是只有鱼群进窝,才会出现发窝的迹象,而计算是鱼群进窝了,而我们不确定水底的情况,贸然改变钓组、浮漂、饵料的比重、状态,也很容易导致惊散鱼群,让窝子里的鱼都被惊吓,所以,我们要客观分析,首先要判断的,是发窝的迹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原因一】水底腐泥过多,氧化发酵后,滋生的气泡

在秋冬、酷暑,有一些水流流速很缓慢,或者相对封闭的水域,因为水底无人清理,聚集着大量的垃圾、枯叶、腐泥,在高低温、缺氧等客观因素下,都会发酵、氧化,滋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平时都被腐泥压在水底,一旦由鱼群经过,或者腐泥被翻涌,如打窝时正好挂底等情况,鱼群在水底翻涌了,这些气体就会大量的上浮,其中有一部分气泡浮到水面之前破裂,引起水面波浪,咋一看很像是鱼星;

其实要分辨,只要观察这些气泡上浮的频率、鱼星的数量、方位,就能和鱼群产生的鱼泡、鱼星,做一个明显的区别,因为鱼群在水底,大多数是游曳行进状态,所以换气的气泡、破裂后的波纹,并无规律,而且方位不一,尤其是鱼群中的鱼,有大有小,气泡也是又大又小,而水底腐泥滋生的气泡,则大小一致,最主要是方位也一致,而且这种气泡翻涌出来的频率,很有节奏感,固定间隔周期就会滋生一个出来;当我们确定了鱼泡、鱼星,到底是什么情况,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原因二】水底有酱层、水草底、乱石堆

在野外,因为很多水域无人打理,也没有人清塘,所以日积月累,水底的腐泥厚度非常惊人,而我们打下去的窝料、钓饵,比重相对于淤泥层最上面一层虚泥而言,就比较重了,钩饵、窝料,都有可能直接陷入到淤泥中,而底栖目标鱼,觅味进窝,但是因为钩饵。窝料已经陷入到泥中,所以鱼群一直在泥底拱食窝料,会来回蹭线、蹭饵,导致浮漂会有轻微的摆动、点动,但是因为钩饵始终没有被鱼吸引嘴,没办法刺鱼,所以自然感觉没鱼给口。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找底不精准导致的,或者是在做完钓目之后,没有验证钓目是否精准,就直接开钓;我们再出现浮漂有情动动作,但是一直没有大讯号,那么我们可以把浮漂向上推,如果是淤泥酱层底,则钓目会因为子线弯曲,有明显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钓组改的偏灵,我们可以改为钓离底,亦或者改变饵料比重,这些钓酱层底的方法很多;而水草底、乱石底,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只要我们验证一下钓目,就能判断是什么情况了。

【原因三】饵料太香,进窝鱼不敢吃饵

如果是野钓老鸟,可能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但是有不少钓友,从黑坑转野钓,有些黑坑开饵习惯,也顺带着带到野钓中,比如饵料香型浓郁,加小药、加药酒,因为黑坑垂钓,塘子里的鱼已经习惯高浓、高香,但是野外水域的鱼,味型过浓郁、过香,就会产生几大的警惕性,但是舍不得离开,所以一直在窝子里来回迅游,但是就是不给口。

如要要验证,只需要仔细观察,有没有小杂鱼进窝就可以,一般当饵料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鱼进窝不敢吃,而小杂鱼则闹得非常厉害,丝毫不害怕这些饵料的味型,而小鱼闹窝的迹象则很好辨认;遇见这种情况,建议两个步骤处理,第一,在原来的窝子附近5~8米左右开一个新窝,第二,新窝的窝料,在原有窝料不变,增加1.2~1.5倍的基础料,如饲料面、黄面等本味基础料就可以,这样能有效降低窝料的香味浓度,在离原来的窝子5~8米左右开个新窝,很开就有鱼给死口了。

以上三个原因,在野钓实战中,都是经常遇见的情况,而我们只要搞明白原因,针对性处理一下,那么鱼口情况,会马上得到改善,谋定后而动,不要着急,等自己处理过几次,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奇怪的问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