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用饵的饵料搭配与状态的调整
人类的主要食粮是五谷,鱼儿亦是如此。鱼的食物离不开米糠与胚芽。人类除了吃“主食”外还要有菜,而菜有各色各样、各种各样的味道来搭配使我们更有胃口。鱼亦如此,它们也需要发酵、酒香和酸的“佐料”,还要求腥香和腥臭等等。而以上这些鱼的食物,就是我们所说的饵料了。 春腥、夏淡、秋香、冬浓是钓友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用饵经验。不过,在真正的实践和竞技钓鱼中,鱼饵的好坏则取决于其各种原材料的搭配,以及饵料的状态。 一、鱼的食性食性规律因“大欺小”而形成 鱼饵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植物类以及动物类。因此,不同的鱼种食性(口味)不同,所偏爱的口味也各有不同。另外,鱼体的大小也对口味有不同的偏爱。
其实鱼的食性口味也和人一样,个体小的鱼喜欢吃香甜的味道,就象小孩子喜欢吃香甜的食物一样,这个时候它们所需的只是养分(糖和热量生长期所需)。到了个体中等的时候(半斤到两斤左右),鱼的口味就会更多样化。就像人到了青中年那样,到了发育成长期,需要补充和增长体能,补充蛋白质和脂肪。而到了“老年”,即鱼体达到3斤以上,它们就不那么喜欢香甜和油腻了,会变得清谈些,本味些。 为什么鱼的食性、口味和人如此相似呢?其实和大自然的环境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千百年来在山上的动物尸体、植物的茎叶、草根,树上掉下来的果实经过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一层覆一层,昼夜温差的变化使它们腐烂发酵。经过下大雨,雨水会把这些东西统统冲刷到湖泊、水库与河流。 这时候鱼不论大小都到这些入口来争抢。开始的时候冲刷下来的东西都是新鲜香甜的,个体小的鱼就像小孩子一样不懂得什么是危险,同样过来抢食。结果受到个体比它大的鱼的欺压和惊吓,这种“受惊”的经历多了,就会对香甜味道的东西感觉特别灵敏。香甜的东西没有了,剩下的是酸的、发酵的酒味,个体小的鱼不感兴趣,就自然会游开。 轮到中等的鱼抢食,它们同样会受到大鱼惊吓,对酸酵类的食物反应灵敏。 这样一来,剩下的食物都是臭的,它们不感兴趣,轮到个体大的鱼过来慢慢地享用;这时再也没有抢夺者,也不用受惊吓了。所以说鱼的食性,随着时间越长就会形成习惯,从而变成一种食性规律。 另外人工饲养的鱼对食物的味道也会形成习惯。在鱼苗的阶段所喂养的饲料味道都是香甜的,喂养比较细小、容易消化吸收的饲料;因为这个阶段鱼所需要的是养分、热量。到了个体大一些的时候,颗粒就会粗大一些,里面就会掺有豆粕、玉米粉、糠和一些鱼粉等,这些东西混在一起会发酵成酸、酒香和腥味。因为鱼在这阶段是生长发育期,需要补充蛋白质和脂肪来增强体能。所以淡水鱼的食性有来自天然,也有人为的。 各种淡水鱼的口味:鲫鱼: 爱吃香甜,冬天带腥香。 鲤鱼: 喜香、甜、腥、臭的味道。 草鱼: 喜草类和植物半生半熟的青味和发酵的味道。 大头鲢鱼: 喜香、甜、酸的味道。 白鲢: 以食浮游植物为主。 花鲢: 以食浮游动物为主。 土鲮鱼: 爱吃香、腥、甜。 福寿鱼: 爱吃虾腥、昆虫和动物肝腥味(虾是主食)。
二、鱼饵的使用不同味道搭配效果更好 既然知道鱼儿的食性以后,就要“对症下药”,根据所钓鱼种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饵料。饵料的材料里的主食米糠和胚芽,在未经人工加工炒熟情况下,就是它的本味。比如生的米糠和胚芽本身就带有青甜的味道,但一经过人工的加工,如炒熟、红外线烘干。经过炒熟会使它变香。香味分有清香和浓香,腥味也可加工成浓腥,用作调整味道的香精就应运而生。 香精也可当作鱼的菜,作为添加使用,添加到饵料里就能把味道变得更浓。根据鱼的食性规律我们就可以知道,带浓腥浓香的饵料引鱼快,但引来鱼的个体相对较小;带本味、青味或发酵、酸、臭味能钓个体较大的鱼,但引鱼相对就会慢。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各种鱼的口味,饵料的这些特性来搭配饵料。往往单一种的饵料效果不是最好的,但也能钓到鱼,不过不是很理想。这也是厂家与商家的一个卖点。饵料要搭配效果才能更好,销量就多。 饵料的搭配用在竞技钓就很明显。钓罗非:钓手往往用四五包南极虾粉、5瓶蛋奶香精,再加黑鸡膏或黑水浆。为了增加饵料的鲜腥味,还添加冷冻肝味和鲜腥味。他这样做其目的就是要用浓腥浓香鲜味来引鱼快,用臭味来钓大。这种搭配,既能引鱼快,又能钓大,这样胜算就大得多了。 饵料原材料的作用:地瓜粉(雪花粉): 雾化好,手感好,易进嘴,引鱼快,调状态。 黄豆粉: 青味香甜味,能钓大鱼,但引鱼慢。 浓香型的添剂: 传播速度快且远,能刺激鱼的食欲,其香味的分子细小,穿透力强,传得远。 香麸: 调状态,破粘,增加雾化。 面包麸: 使其吸水后能膨胀,并能好染色。 五谷类: 颗粒状能留窝。 水果味: 哈密瓜、草莓、青瓜、葡萄、梨、桃子、山渣等是味道引鱼,促食欲,水果类发酵,玉米类发酵。
三、鱼饵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状态 钓鱼钓得多,钓得好,除了天气、鱼情、技巧以及钓组的搭配和漂的调整都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饵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钓鱼的饵料除了口味,还要讲究鱼饵的状态。 为什么要讲究饵的状态呢?因为鱼饵太硬,就会难以雾化,引鱼就慢,不易进嘴;反之鱼饵太散,雾化太快,饵料还没有到底就已经化掉。 另外,如果饵料太重,陷到淤泥里去,鱼看不见吃不到,还是钓不上鱼。假如味道太浓,鱼来了也不敢吃,就像我们在家煮汤,盐和味精如果放得太多,太浓也同样喝不下去,所以我们搓鱼饵就要讲究状态了。 何谓鱼饵的状态呢?鱼饵的状态,分为以下7个方面,分别是:形状(水滴形、圆球形、圆柱形、三角棱形等),大小,软硬,粘度,比重,雾化程度以及味道。 饵料的状态也要跟水情(深、浅)、鱼情(密度、生口、滑口、开口)、鱼个体的大小和对象鱼来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