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饵料在野钓中的使用技巧
一直以来,人们的思维都习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当复杂到五花八门的时候,又喜欢把复杂简单化。认为饵料复杂的钓友,通常把“饵料”一词理解为名词,把饵料理解为单纯的香腥上的一种配方,即饵料=某某% 某某%。野生鱼长期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在温饱没有解决的前提下,根本谈不上挑剔。 而野钓中饵料的复杂性,并不在于饵料的本身,我们应该习惯把“饵料”一词作为“连词”来理解,它的运用与鱼情,气温,战术等等息息相关。野钓中的饵料从来就不是单一存在的。在实战中,针对鱼情合理的运用技战术,平庸的饵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违背鱼情则再好的饵料也会从天堂到地狱。所以野钓中的饵料,其根本在于:重鱼情轻饵料,重实战轻口谈。 鱼的视力约1米左右,敏感的颜色为红、白、黄。幼鱼或鱼体偏小,主香腥,成年鱼或鱼体偏大,主糟臭。气温20度为水库用饵的分水岭。温度走低:钓饵走腥,调灵钓灵钓吃口,传统的活食重动态(线虫优于蚯蚓),台钓的商品饵重状态(拉饵优于雾化)。 气温走高:钓饵走香,调钝钓钝钓转身,传统的静态食优于活食,重本味。台钓的商品饵粘饵优于粉饵,重清淡。以无鲹为前提,则活饵优于死饵,动态饵优于静态饵,有鲹则刚好相反。
基础饵料占整个饵料的70%的比例,基础饵料的两个特征在于:重本味;未经过加工处理的自然饵料为首选。味清淡或单一;便于随时可以根据钓场的变化添加辅助饵料。实战中我们经常遇到白水无窝状态下起鱼,随着垂钓的继续,鱼越钓越少,越来越小。 而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饮用水水库或开钓时间较久,被我们称为钓“烂”了的水库。这类水库的鱼情大体都是一致的,即:水面大,鱼的整体密度小,无效鱼多于有效鱼。在追求饵料对路的过程中,饵料对路是鱼类长期适应环境造成的,也就是钓鱼谚语中说的,春腥夏清秋香冬甜。 对于在野钓中对它的理解,我们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商品饵,而更多的是指天然饵料,所以红苕通常被我们推为基础饵料之首。以红苕为例(红苕切片,煮熟,去皮,未冷却前揉捏成团,密封放置冰箱,出钓前一天完成):垂钓重点——防鲹,垂钓方式——双窝互换,调钓方式——调钝钓钝钓转身。 这类水域垂钓最大难度在于对饵料用量的控制,打竿频率越高,饵料在底的堆积越多,饵料堆积越多则鲹子越多。商品饵的粉状,絮状饵料的抗鲹能力,远远不如传统的固态饵料,这也是这类水域悬坠不如传统的根本。虽然有些小药或者开粘饵,硬饵可以相对提高防鲹能力,但那只是针对无效鱼的中层截杀。 水下有鱼不做窝,水下无鱼做轻窝,鲹子未出现时考虑适当的增加抖竿频率,零星出现鲹子进窝的现象时,采取不钓正窝钓窝边的战术。疯狂打窝,做窝,通常的结局都是大量的鲹子留底,斗漂(漂跳舞的现象)形成烂窝。利用离主钓位不远处的副窝与主钓位的轮换垂钓,从根本上压制饵料在底的堆积量,是目前悬坠在多鲹状态的比较理想的战术。 对于辅助饵料,我们通常在香腥上去做文章,但忽略了任何的食物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水中都会有一个固定的霉变过程。无论香腥,饵料必然会经过新鲜—变酸—发酵—霉烂的过程。而野生鱼的最大特点在于:有记忆性,自然状态下饵料的仿真度越高,鱼的谨慎性越低,进食的欲望也越强烈。 典型的几个例子有助于我们思考,即:酒米为什么要用酒泡?蚯蚓为什么是万能钓饵?近来站内炒的沸沸扬扬的臭包谷,臭谷子,为什么中鱼体型偏大?上述四种商品饵分别为香,腥,糟,臭四味(黑鸡膏少加为腥,多加为臭)。 饵料的搭配首先根据季节突出主味,而后根据鱼情(有效鱼和无效鱼的整体比例)决定粘度,以及鱼体大小加入辅助饵料,模拟自然饵料的霉变过程,以求饵料的对路。我们不能以人类的感官的适应程度,作为判断饵料好坏的根本。饵料的对路在钓“烂”了的水库中只是理论上成立,现实中则可以忽略不计。 但被众钓友以某种单一的钓饵,长期钓贯了的水域,(如:西彭白市驿地区的线虫,洪湖长湖地区晚春的嫩玉米,五一以后升钟的老包谷等现象),首选尊重当地钓饵。饵料的对路在重庆的主城附近较少碰到,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从未开钓的,开钓初期的水库,放鱼赌钓的前期或初春仲秋时期。 垂钓重点——重窝,垂钓方式——单窝死守,调钓方式——调灵钓灵钓吃口。这类情况的特点在于:有效鱼警惕性较小,抢食疯狂,鱼的整体密度相对较大。大多数的鱼种都是同类群居,如体型相差不是特别大,不太可能出现同类相互驱赶,抢食的现象。通常是体型较小的在中间,体型较大在四周的特点。 但不同鱼种则有采取驱赶异类,聚集同类进食的特点。单窝死守加快抖竿频率,重窝诱鱼,不同种群或体型较大的自然会驱赶无效鱼。在上鱼情况较好时甚至需要故意空竿,以保证窝底的饵料堆积量。根据钓上来的鱼体大小,适当的加入辅助饵料,调整香,腥,糟,臭四味。(酸味多为花,白鲢喜爱,慎用)
饵料用量的多少和造成鲹子闹窝的持续时间是成正比的。以上仅仅是我们讨论的两种极端的现象出现时,饵料的应对方法。我们对各种水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后,随我们出钓的实战经验的增多,野钓中的饵料,在我们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一个用量表。什么时候该增加,什么时候应减少,抢鱼的情况出现时我们大体上就会了然于心。 有的时候我们会被迫的和别的钓友,挤在一块狭小的水域里,进行垂钓,从而形成而抢鱼。观察傍边钓友的上鱼情况,有无鲹子挡口。如果没有就加大商品饵料的比例,钓友的饵料走腥,你就比他还腥,他主香,就要比他开的更香,利用他的窝子把鱼抢过来,打竿的顺序为先周边后中间。 如果有无效鱼,则和他相反,他走极腥我们就开腥,他走腥我们就走香,他走香我们就开清香,他走清香我们走本味,让无效鱼尽量往他那边靠。打竿的顺序则改为先中间后两边。而上图中的调整状态的饵料通常用在抢鱼或气季节变化的时候使用。温度走低,降低鱼吃食的警惕性和难度,饵料松软或絮状丝状。温度走高,延长饵料以颗粒形态留底的时间,加强抗鰺子的能力,饵料粘稠强调固体形态。 综上所述,野钓中如基础饵料能够上鱼,则直接跳过辅助饵料的环节,以鰺子的密度为基准加入调整状态的饵料。如基础饵料不能保证上鱼,则在香,腥,臭上逐次累加,最后为糟。而辅助饵料的用量通常在15%左右,原因在于鱼类的嗅觉远远大于人类,同时也便于第二次变味的覆盖。 以鲫鱼为例,如对象鱼在二两以下,辅助饵料在香,腥上做文章(整体比例),对象鱼在三,四两以上则在糟,臭上考虑(整体比例)。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饵料用量的多少和造成鲹子闹窝的持续时间是成正比的。在野钓正确的分析渔情,调整和控制抖竿频率是所有饵料的运用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