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饵窝料

钓饵窝料

隔夜窝料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钓饵窝料佚名2023-01-25

一次发帖中使用了打隔夜窝的方法之后就得到了许多钓友的询问隔夜窝的用量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现索性将问题放上台面,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隔夜窝与窝料之间的密切关系。

隔夜窝,并非是指不新鲜的窝料。此乃隔天傍晚或者夜间打窝,第二天一早直接垂钓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利用垂钓人休息的时间聚鱼,减少垂钓人在河边等待发窝的时间。从而提高垂钓效率,使之增加爆箱几率,以及应对短时间作钓的尴尬局面。

首先申明,隔夜窝并非是我发明,这种形式其实早已存在。比如邻岸农家每天淘米洗菜点或倒入水中的剩菜剩饭便是,水库每天在同一个钓点养窝也是。只不过我这里提到的隔夜窝更简便直接而已。当然,为了打个隔夜窝,特意驱车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就大可不必了。最合适的是门前有小河,或者连续两天以上垂钓同一钓点的。记得去年冬天,老秋去浦东机场接人,顺路在第二天要去的临港河中打下隔夜窝,这样也是比较理性滴!

其实看看隔夜窝三个字很容易理解,不过其中的道理却还是要去反复思量的。基本两点值得去考虑。

一、隔夜窝的用量。

提及隔夜窝的用量,不得不先说说窝料的区别。凭我多年的窝料使用实况来说,窝料的用量是及其讲究的。大家都知道死窝这个词吧!为何会死窝?有的窝料确实很好,但因人而异,使用效果自然是不同的。有的人用起来很是得心应手,有的人却说发窝时间很慢。等等,发窝时间慢的我可以告诉你,同一款窝料如果在同一个河里发窝时间相差很大,那么撇开地理位置不同的因素不说,你的窝就是有暂时死窝现象出现。这种区别就在于你们用窝料的量不同而造成的。

容易造成死窝的窝料大多是中药型窝料(拿中药窝料做个比喻),因为窝料中的酒精成分是极容易挥发的,但剩下的中药味道大多浓而苦,在静水中散发缓慢,如果你的用量过多,要等到中药味道散发至鱼儿喜欢的浓度时,鱼儿才会积极的进窝寻食。相反,鱼儿只会在窝的外围徘徊,不敢进窝。就如你喜欢淡淡的香水味还是浓烈的香水味道理一样。

一款适合大众的好中药窝料应该是带着淡淡的中药清香,而不是有着刺鼻的味道。但也不能完全就此否认了那些有着浓郁中药味的窝料。关键看你是否掌握了用量。77大师前年推荐给我一款浓郁型中药窝料,我和77用下来都不错。但这款窝料却始终无法得到群里人的认可,甚至最终将他们购得的窝料全部送给了我。那个窝料每次打窝用量仅仅两可乐瓶盖子之多。不可想象吧!多了点就会发窝慢,造成死窝现象。当然,清淡型的窝料也是会死窝的,就说最简单的酒 米窝料,啥添加剂都不加够清淡了吧!你一个窝打两斤酒米下去试试?这窝不死个半天才怪。只能说清淡型的窝料量比较好控制,多一点少一点问题不会很明显而已。

在隔夜窝发窝的帖子中,我用的就是77介绍的浓郁型中药窝料打的窝。因为隔夜窝大多需要在十个小时后仍然有留鱼的效果,那么我就使用了平时用量的六倍打的窝。现在清晰的记得,当时下竿后,发现窝周边的鱼腥比窝中的鱼腥多几倍。由此可以推测,当时的隔夜窝窝量还是用少了,水底的窝料已经被吃光,只是窝周围还留有未散发完的中药味,所以鱼在周边没舍得离开。随后补了正常量的窝料后,马上周边的鱼腥开始往窝中央聚集。

我无法准确的告诉你该用多少量的窝料,因为我根本无法得知你用的是何种窝料和这窝料的特性。但是有一点我敢说,隔夜窝的威力就是要利用死窝现象来体现。就好比把死窝的时间比喻成食堂烧饭的时间,外面要吃饭的人闻着香味但吃不到,因为时间没到(窝料味道浓不敢靠近)。当饭煮好了,掌厨的一声大喝“开饭”(窝料浓淡散发的正好时),哗啦一下,食堂里立马开始挤满了人(第二天开钓时)。那么连竿还离你远么?

二、隔夜窝的布位。

布窝的位子相信各位钓友都有各自的理解,不过隔夜窝大多是傍晚或者夜间布的,和白天打窝还是会略有不同之处。应当偏向于夜间鱼的习性考虑。比如夜间鱼儿喜欢溜边,应当选择近岸布窝。有草更佳,便于鱼儿天亮后仍因为有草的庇护不会轻易离开。当然,季节影响也是关键所在,冰冻三尺你也在近岸浅滩处布窝那就适得其反了,鱼儿不会傻的和你的窝料一起被冻僵。冬季应当将隔夜窝布在深水处,而且量可适当再放大一些,因为冬季的鱼儿活动量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发窝时间相对春、夏、秋季会更长些。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你要打隔夜窝的用量和布窝位置是不是已经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了呢?

既然是探讨,希望大家都可以提出异议,一种好的方法是在不同的意见和摸索中慢慢变的成熟,欢迎拍砖!不过瘾就此谢过!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