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竿中得到的启示
使用手竿钓鱼,如果鱼竿材质是高碳素的,断竿是常碰到的事,除了一小部分是因为收竿、出竿不注意或者挂到障碍物上断竿,大多数是因为钓者操作不当造成的。现在高弹竿价格不菲,即使只是换一节,价格也很高,对于经常断竿的钓友是个不小的负担。怎样的操作会断竿呢?又该怎么减少断竿呢? 在钓到大鱼时,尤其是新手钓友会忽略遛鱼这一过程,当钓到大鱼时,过于紧张激动,总有一种马上就将其拉上岸的急躁情绪。于是就毫无目的地持续向上挑竿,见到了浮出水面的大鱼后更是急切,根本不考虑鱼是否已经被遛乏或鱼竿是否承受得住,继续向肩上、身后倒竿拉鱼。当钓竿倒至同线(鱼)平行或接近平行时,由于钩上的鱼还有力气挣扎,钓竿就随时会有被折断的可能。 为什么向后拉鱼竿会断呢?主要是因为: 第一,我们都知道当钓到大鱼后,不能直接把鱼拉入鱼护,需要将鱼遛乏后才能抄鱼出水,而向后拉鱼竿就是想在扬竿之后直接将鱼拉到岸边。有一点大家要知道,鱼越是接近岸边,留给我们遛鱼的空间越小,此时如果鱼儿还有力气挣扎,就不能利用鱼竿和鱼线的弹性卸力,鱼竿的前两节很细,此时稍大一点的鱼就会导致断竿。 另外,在扬竿后的挑竿阶段,容易因为鱼被拉向水面受惊而造成“拔河”。即便不出水面,大鱼过早被拉向岸边也容易造成“撞岸”而断竿。所以,咬钩后不把鱼遛乏,直接向后、向上提竿就很容易断竿了。 第二,竿子后倒之所以容易断,是因为竿子失去了其固有的弹性功能。一般来说,如果钓具匹配合理使用方法正确,大鱼对钓具的破坏作用首先应】该表现在直钩、断线(主要是子线)等方面,而绝对不应该是断竿。当将竿倒到与鱼平行的位置时,竿子便失去了弹性,此时,鱼对钓具的破坏就由直钩、断线转化为断竿。这是因为竿、线(鱼)达到了平行,鱼向水下拉线,人往岸上举竿线、竿通过鱼和人的作用朝相反方向用力,在线、竿相互对抗的状态下,细而柔软的前几节竿梢(多为第一、二、三节)就由原来拉鱼时向竿体弯曲变为向竿体倒直至折断。 有人会问多么大的鱼能把竿弄断?这一要看鱼的拉力大小,二要看竿的水平承受能力。可见,一支竿子的质量如何既要看竿子的“自身素质”,也要看人操竿的能力。 那么,钓到大鱼怎么提竿才可以避免断竿或少断竿呢?向两侧进行横向拉鱼、遛鱼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具体做法是:发现鱼讯、扬竿中鱼后,如果感到中钩的鱼儿较大,就应该在绷紧钓线的前提下,马上将竿倒向一侧拉鱼,拉至满竿后,再翻转钓竿拉向另一侧。如此反复拉鱼,直至将鱼遛乏,再抄鱼上岸。 向两侧倒竿与向身后倒竿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向身后倒竿等到竿线平行时,鱼加到竿子上的拉力,本应由整个或大部分竿体承受,现在却由竿子的某几节甚至某一节的某个承受点承受,而向两侧拉竿可以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充分地遛鱼,鱼线和竿子的角度总保持在45°角左右,鱼的拉力由全竿或大部分竿体承受,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竿子的弹性作用。如果钓组匹配合理,是绝对不会轻易断竿的,即便遇到更大的鱼,也只能是直钩、断线,很少断竿。 遛鱼需要一定的技巧,钓友们在钓到大鱼后,不要太过紧张,要保持平稳的心,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大鱼,尤其是在自然水域的野生大鱼,力气大,持久力强,可能需要遛很长时间。所以钓友们在钓到大鱼后要足够有耐心,把鱼遛乏再抄鱼,充分享受在遛鱼时和鱼博弈的乐趣。 |
- 上一篇
鱼线套路太多,防不胜防,掌握这3点就能买到好鱼线
鱼线应该是渔具行业中比较混乱的一个产品了。就是说把包装和正品做得非常相似,交朋友的成本真够高[捂脸],集中在包装上线径、拉力值都有所说明,但实际里边的线没有达到要求,例如有钓友说用0.3子线钓鲫鱼没问题,那么到底怎样才分辨鱼线好坏?第一、40块钱一盘鱼线就已经非常好了,第二、是子线的柔软度比较重要,所以要在柔软和打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可以一定程度保证鱼线的强度,越钓越长的鱼线是不能选择的,
- 下一篇
怎么正确使用鱼竿?以下3个地方最易犯错,特别是新手
如何操作才既能上鱼又不伤鱼竿?比如日货手工竹制鱼竿就非常昂贵。那么如何让咱的宝贝鱼竿用得久用不坏,新手钓友在起竿时总存在各种问题,特点之一就是起竿过猛,用力过猛仍然可能让鱼竿折断,感觉出鱼的大小后再用合适的方法上岸,二、拿竿位置有错误。有些钓友拿鱼竿时习惯于靠前拿。手握的位置可以稍微往前,能舒服地压着小臂即可,切不可见上鱼了马上双手抱起鱼竿甚至越来越靠前地拽鱼,此时鱼竿的受力会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