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圆尾斗鱼
中国圆尾斗鱼(Macropodus chinensis) :又名圆尾斗鱼,钱爿,黑老婆 ,栖息地在中国(珠江北至黑龙江),日本(中部和南部,但可能为引入种),韩国与俄国(黑龙江,但可能为引入种),一般生活于江河支干流,属于斗鱼科鱼类。 中国圆尾斗鱼外形特征圆尾斗鱼成鱼体长在13厘米,鱼体侧扁,呈长椭圆形,背腹凸出,略呈浅弧形。鱼体颜色体侧暗褐色,有的暗灰色,有不明显黑色横带数条。鳃盖骨后缘具一蓝色眼状斑块,小于眼径。在眼后下方与鳃盖间有二条暗色斜带。体侧各鳞片后部有黑色边缘。背鳍、臀鳍及腹鳍暗灰色,胸鳍浅灰色。雄鱼常比雌鱼体色鲜艳,背鳍和臀鳍后部鳍条更为延长。 中国圆尾斗鱼怎么养圆尾斗鱼分布: 中国圆尾斗鱼喂食圆尾斗鱼食性以肉食性为主,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稻田害虫及孑孓为食,是一种有益鱼类。人工饲养条件下,刚孵化出来的幼鱼以草履虫、醋虫等活食作为开口饲料,长到3厘米左右就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了 。 在实验条件下,圆尾斗鱼优先摄食蚊幼虫和摇蚊幼虫,对食物的选择性明显。 中国圆尾斗鱼繁殖在适宜条件下,中国圆尾斗鱼的繁殖从4月开始,至10月份结束,每年可繁殖4~5次。雄鱼一般比同龄的雌鱼较早成熟。配对的雄鱼在产卵前数十天,体色逐渐变深,活动增强,不时浮到水面吞吸空气,然后在缸内水生植物附近选择 合适的位置,从口中吐出含巨大气泡的粘液性空泡,制作粘液性空泡状浮巢。与此同时,雌鱼的体色逐渐变成淡黄色,预示产卵不久将发生。圆尾斗鱼在19℃~32℃的水温中都能产卵,最适温度在26℃~30℃之间,产卵多在水温由低而高或天气闷热进行。一天中都可能产卵,以清晨和上午较为常见。每批卵,雌雄鱼要交配15~50次方能产出,每次交配持续10~15秒。产卵期要有安静的环境,人为的干扰,会延迟其排卵。另外,有研究发现如延长光照时间能缩短产卵间隔时间。 研究表明,1龄斗鱼的每批产卵量在400~1000粒左右。当水温21~23.5℃时,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需42.5小时;水温22~24.5℃时,刚出膜仔鱼到卵黄囊消失需4天,到油球消失约25天。出膜30天仔鱼的形态基本上与成体相似。小苗孵化出来是不会游泳的,因此雄鱼会观察溺水的小鱼,有沉水的鱼苗时公鱼会把小苗含在嘴里吐到泡泡巢上非常有爱!公鱼还会在鱼巢下面煽动鳍来给小苗增加氧气!小苗刚孵化出来是不能经常换水的因为小苗很脆弱,很容易死亡所以建议喂食的时候主意!让我们大家一块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吧! |
- 上一篇
血红龙
所以需要较为流线的体型,会有这样的体型表现主要系因为生长环境的关系,所以需要较为流线的体型,它们的主食为小鱼及小虾等水生动物鳞片在鳞片的表现上面,会再发出一层橘红色的色彩,刚刚购买回来的鱼苗红龙鱼苗出口手续是需要插入微距蕊片的。长大就作为尾和鳍变成黄色的种类的亚洲龙鱼而被贩卖的。本章仅对如何饲养好红龙鱼进行说明。鱼苗被吐出时的雨季,水温也不会再低到哪里。鱼苗是在浅水外的杂木繁生的地方游玩的。
- 下一篇
溅水鱼
鱼体两侧分布斑纹。在斑纹之上规则的分布斑点状纹路,溅水鱼雄鱼的背鳍、臀鳍与尾鳍部位都会比同批次的雌鱼长,而鱼体外形也比雌鱼大一号。饲养水温控制在24度到28度,比较喜欢饲养水体的酸碱度Ph值在6.0-6.5,该鱼习性比较温和,可以和孔雀鱼、灯鱼和鳉鱼等小型观赏鱼混养。溅水鱼的产卵习性和其它鱼类有很大不同,一般的脂鲤科亲鱼会自食其亲产的鱼卵,而溅水鱼会用特殊的方法保护自己的鱼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