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养的鱼也会被水淹死?是的!原因很简单,就像失鳔一样
前言:昨天,遇到一位鱼友,带着他家孩子,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寒暄几句后,他对孩子说,这位叔叔(我)也是喜欢养鱼的。他家孩子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鱼在水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 当时我的回答是:谁说鱼在水里不会淹死?鱼同样会被水淹死!就像我们缺氧窒息一样!后来我想了一下这个孩子的问题,我觉得我的回答是正确的:水里的鱼是会被水淹死的!虽然用缺氧窒息来形容并不恰当。 吃喝拉撒睡都在水里的鱼,怎么可能被水淹死呢? 鱼同样需要呼吸,同样需要活动,能量来自水里的溶氧量,来自鱼鳔控制的活动,那么,这些因素都会使鱼死掉。 水里溶氧量不足引起的鱼缺氧窒息死亡,就和我们人类肺部缺氧影响够供血一样,不过结果却不是被水淹死。 鱼鳔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会不会导致鱼被淹死呢?会! 其实,不同的鱼对水的深度耐受是不一样的,超过其不能承受的水深就无法自控。而鱼身上的鱼鳔,正是掌控鱼泳动深度的器官。 假如某条鱼的鱼鳔受损,或是鱼到了超过耐受力的深水区,那么鱼鳔的体积调整无法完成游动,或是它身体承受的水压超过最大承压。这种时候鱼的身体就会不受控,随着水压的持续增大而继续沉底,要么窒息、要么淹死了。 家里鱼缸里养的观赏鱼会不会被淹死呢? 放在我们养观赏鱼来说,虽然鱼缸深度肯定不会淹死鱼,但是,鱼鳔的损伤也是会影响鱼的身体平衡和游动的。也就是说,失去自控能力的鱼,同样是会受伤害的,虽然不能算是淹死,但是殊途同归。 观赏鱼里常见的失鳔现象就是鱼鳔影响的,那么,失鳔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养在鱼缸里的观赏鱼,在两种情况下容易发生: 1、缺氧;2、温度骤变。 在突然缺氧或是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下的观赏鱼,在水温突然降低或是长期处于水温过低状态虾的观赏鱼,鱼鳔为了适应缺氧和低温状态,会自动调整鱼鳔体积。 也就是说,这两种状态下鱼鳔会不由自主的充气增大体积,但,充气后的鱼鳔接收不到氧气和温度变化的泄放指令,不能有效泄放,导致鱼鳔不受控,进而影响到身体失去自我控制。 小结一下: 失漂是观赏鱼的常见病,对于小鱼缸养鱼、对于温度敏感的鱼来说是常事。有些鱼的耐温性不佳,换水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失鳔。 观赏鱼失鳔并不可怕,停食纠正一下身体姿势就行。怕的是,我们鱼缸里失鳔的鱼就会不由自主地“浮”到水面“随波漂浮”,这种失鳔状态的鱼还极易受到缸里其它鱼的攻击,哪怕是同类的鱼。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了,鱼是会被水淹死的!我们养的观赏鱼失鳔也是会死鱼的!保证鱼缸水温和充足的溶氧量,注意换水温差不宜过大……这才能把鱼养好。 感谢阅读!个人观点,有不妥之处请鱼友们批评指正!部分图源网络,侵删!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 |
- 上一篇
小小的一口海缸,却是一个大海!我建议你有钱又有闲再去玩
当你养了2条小丑鱼和几朵海葵以后,管不住的手就如同养不定的鱼一样,所有的经验要么是来自身边鱼友的口口相传,我居住的小县城倒是一直都有水族市场,寥寥无几的鱼店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口鱼缸,常去光顾倒也有两个相熟的老板,人家鱼店老板都不愿意搭理我,死了以后再卖鱼给我。就知道来了什么新鲜的货色。觉得颜色似乎是用笔画上去的一样。我才算真正见识到了海水缸,现在开海缸、养海鱼都不算便宜,
- 下一篇
黑壳虾能除藻,我认同!但它有这3个反作用,你都知道吗?
大量的黑壳虾能在一夜之间把鱼缸里的褐藻、绿藻清除得干干净净。黑壳虾对我们养鱼、养水草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存在,关键是它们能够持续不断地对鱼缸藻类进行清理,包括菌膜、死掉的生物等等鱼缸里的废物,使用黑壳虾对鱼缸进行清洁,一、引发水质恶化黑壳虾除藻就是吃藻”这排出来的便便就会影响水质,黑壳虾的粪便引发水质恶化,二、造成鱼缸缺氧黑壳虾呼吸也需要氧气,大量的黑壳虾同样会消耗掉鱼缸水里的大量溶氧量”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棚养虾,追规格不靠猛投料!掌握这些投喂技巧,虾又大又省料
- 小棚虾后期肥水困难怎么办?如何解决小棚虾水肥不起来?妙招分享
- 龙虾苗不吃料是什么原因?虾苗下塘后不吃料是什么原因?教你一招
- 小棚虾底脏如何去改底?小棚虾冬季怎么改底?此方法简单有效
- 痛心!鱼苗下塘后频频死亡?这3点疏忽要人命,你犯了吗?
- 小棚养虾弧菌超标怎么办?养虾弧菌超标怎么办?不明白的看过来
- 螃蟹塘如何解毒最有效?螃蟹塘解毒有什么用?看完就明白了
- 小棚虾感染纤毛虫怎么办?纤毛虫病致死率高达95%,应该如何处理
- 小棚养虾水黏用什么改底?小棚养虾水浓改底怎么改?我来告诉你
- 鱼塘水清澈见底如何肥水好?鱼塘水瘦对鱼有什么影响?肥水技巧
- 罗氏沼虾塘解毒产品用什么?罗氏沼虾塘如何解毒最有效?
- 虾塘改底最科学的方法?虾塘改底的注意事项?这两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