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养鱼知识 >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养水要30天?看数据说话,用老外的统计图来分析硝化系统的建立

养殖技术佚名2023-02-20599

图文 / 爱钓鱼原创

前言

关于硝化细菌的问题,受到很多鱼友的关注,我发现网络上关于硝化细菌、硝化系统的建立方面内容虽然很多,但是更多的是网友们结合实际的经验分享,而我在搜索查询时看到一个国外网友的统计图和数据,下面,我就用这个图来给大家从统计数据方面分享一下我关于硝化系统建立的心得。

这就是我查询时候看到国外网友的一个统计图和数据,我觉得可以从统计的数据来解释、说明、进而比较好的分析硝化系统的建立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养水”过程。

看图了解硝化系统的建立过程

先来看看图中的标示:

很直观,横坐标为养水的天数;纵坐标为对于量(浓度)的大小。

【红色】代表 --- 氨的浓度(Ammonia)

【绿色】代表 --- 亚硝酸盐的浓度(Nitrlte)

【蓝色】代表 --- 硝酸盐的浓度(NitrAte)

【黄色】黄色是区域,代表毒性(Toxic Levels)

我们知道,硝化系统的建立(养水)过程由很多反应来实现,简化来说无非就是:废物→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分解消散。

下面,我来根据统计数据简单介绍一下各时间段对应的情况:

废物,通常是鱼的排泄物或是喂食剩余的残渣等等,通过异营性细菌分解成氨,氨的形成就带来了亚硝酸菌开始成长。

一开始,氨升高,亚硝酸菌量少到几乎没有,一则是氨先有,二则是因为亚硝酸菌繁殖的速度比氨的形成速度慢。

到了第八天,氨达到最高浓度,由于亚硝酸菌消费氨的速度超过氨的形成速度,所以,氨的浓度会逐渐下降。

第十四天,氨被逐级减为亚硝酸盐,经由硝酸菌分解成硝酸盐,亚硝酸盐一形成,硝酸菌就开始成长。

一开始,亚硝酸盐量升高,因为硝酸菌繁殖的速度比亚硝酸盐的形成速度慢。

到了第十七天,亚硝酸盐达到最高浓度,由于硝酸菌消化亚硝酸盐的速度超过亚硝酸盐的形成速度,所以,亚硝酸盐的浓度开始逐渐下降。

第三十天, 亚硝酸盐逐渐减为很小的值(2),甚至可以减到0。

也就是说,第三十天亚硝酸盐逐渐减到极小量或是0的时候,硝化系统的的建立完成了。

这里你可能会说,蓝色表示的硝酸盐从第十七天一直增加,怎么回事?有经验的朋友就知道了,硝酸盐是没有毒性的,水里藻类能很快吸收硝酸盐,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人为换水或种植水草来加速吸收硝酸盐。

通过上面的统计数据分析,你应该对“养水”有个大概轮廓和概念了。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