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离不开水,有水就能养鱼吗?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
鱼类是水生生物,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水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生长。因此,在养鱼生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条件,促进鱼类生长。 影响鱼类生存和生长的条件有哪些呢?具体来讲有四个方面: 一、水温 水温是随气候变化而变化的(地下水除外),由于鱼是变温动物,所以水温变化对鱼类的生活有重要影响。 (1)水温影响鱼类的摄食。各种鱼类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鱼类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增加,活动加强,生长加快。几种常见的养殖鱼类最适宜的水温是20~32℃,15℃以下生长缓慢,可忍受的低温为0℃。 (2)水温影响鱼类**器官的发育。水温越高,其**器官发育越快。例如,在南方“四大家鱼”达到性成熟的年龄要比北方早1~2年。同时,鱼类的产卵也要在一定的温度下(18℃以上)才能进行。 二、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俗称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叫溶氧量,用毫克/升(㎎/L)表示,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多少可用化学仪器来测定。水中含有充足的溶解氧,是鱼类进行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水中溶解氧不足,鱼就会因缺氧而浮头,直至死亡。据统计,因缺氧而致死的鱼类,有时甚至占养殖鱼类死亡总数的60%,由此可见,掌握溶解氧的来源与消耗的动态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在正常情况下,水体冲溶解氧的来源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直接溶解在水中,以及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而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大致有四个方面:鱼类呼吸、其它生物呼吸、水中有机物分解和空气中逸散。一般来说,鱼类消耗的氧气只占水体总耗氧量的5~15%。 水体溶解氧的变化,一般来说,白天水中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水中溶解氧增加,下午达到最高值。傍晚后,水生植物不能制造氧气,于是水中溶解氧就被消耗而不断减少,到早晨5~6点钟是水中溶解氧含量最低的时间,当水中溶解氧量小于3㎎/L时,鱼就会发生“浮头”现象。 在鱼类的适温范围内,呼吸耗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其呼吸强度与鱼的种类、年龄、体重、食物质量及环境条件(如PH值)有关。在养殖水体中,一天24小时内,至少应有16小时溶解氧量保持在5~8mg/L,其余时间不得低于4mg/L。否则,应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防止鱼类发生因缺氧而“浮头”。 三、酸碱度(PH值) 水的酸碱度用PH值来表示,可以用PH试纸或PH计来测定。养殖用水的PH值一般在4.6~10.2之间。高产池、水库等水体PH值以7~8为宜,如PH值太低,可用生石灰来调节;如PH值过高,则可用施农家肥的方法来调节。 四、水色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水体中浮游生物体内含有特定的色素颗粒,从而形成不同的水体颜色,这就叫“水色”。在养鱼的过程中,常常根据“水色”来判断水质的好坏、肥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施肥和灌水,促进鱼类快速生长。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棚养虾,追规格不靠猛投料!掌握这些投喂技巧,虾又大又省料
- 小棚虾后期肥水困难怎么办?如何解决小棚虾水肥不起来?妙招分享
- 龙虾苗不吃料是什么原因?虾苗下塘后不吃料是什么原因?教你一招
- 小棚虾底脏如何去改底?小棚虾冬季怎么改底?此方法简单有效
- 痛心!鱼苗下塘后频频死亡?这3点疏忽要人命,你犯了吗?
- 小棚养虾弧菌超标怎么办?养虾弧菌超标怎么办?不明白的看过来
- 螃蟹塘如何解毒最有效?螃蟹塘解毒有什么用?看完就明白了
- 小棚虾感染纤毛虫怎么办?纤毛虫病致死率高达95%,应该如何处理
- 小棚养虾水黏用什么改底?小棚养虾水浓改底怎么改?我来告诉你
- 鱼塘水清澈见底如何肥水好?鱼塘水瘦对鱼有什么影响?肥水技巧
- 罗氏沼虾塘解毒产品用什么?罗氏沼虾塘如何解毒最有效?
- 虾塘改底最科学的方法?虾塘改底的注意事项?这两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