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养鱼知识 >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对虾副溶血性弧菌什么原因造成?副溶血弧菌怎么处理?养虾人必看

养殖技术如渔得水呀2024-01-08

对虾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俗称绿弧菌,感染后会导致对虾出现消化不良、贫血、肝胰腺肿大、组织坏死等症状,最终导致对虾死亡。对虾副溶血弧菌的感染,通常发生在水质不良、养殖密度过高或对虾体质虚弱的情况下。

一、消毒杀菌

降低对虾感染的风险,需要先减少弧菌的数量。可以使用消毒剂、杀菌剂等,清理虾塘内的弧菌和其他有害病菌,使用药品时要注意用法和用量,防止药物残留过多,损害对虾健康。很多养虾人都在用:克弧先锋,拌料、泼洒两用,同时清理虾塘内部,和对虾体内的弧菌。

二、调水改底

虾塘内有害物质过多,水质、底质恶化严重,也会导致弧菌过多。需要定期调水改底,清理虾塘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破坏弧菌生长环境,减少弧菌繁殖。可以使用氧化剂清理虾塘底部的有害物质,使用增氧剂或增氧设备增加虾塘溶氧,也可以用:双改先锋,清理有害物质,同时分解有机质,减少有害物质的滋生。

三、增强对虾体质

体质弱的对虾更容易感染弧菌,增强对虾的体质可以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在饲料里添加营养物质,促进对虾体质增强,减少对虾病菌感染。

四、加强管理

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和密度,保持养殖密度适宜,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保持虾塘的卫生和稳定。加强对虾塘情况的监控和管理,避免污染和过营养化。定期调水改底,保持水质的清新和适宜的营养水平。
www.de62.com

对虾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如果不及时防控和治疗,会对对虾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导致对虾偷死。因此,我们养虾人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虾塘的监控和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